江心寺

谁把袈裟筑半峰,倚云楼阁打天钟。
东西塔上自分屿,风雨声中忽见龙。
隔岸愁吹孤戌角,归鸦寒立夕阳松。
旧时行殿成荒土,烟草萋萋暝色重。

作品评述

《江心寺》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某。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谁在江心的寺庙筑起了袈裟半峰,
倚靠在云楼阁上敲打着天钟。
东西两座塔仿佛是分居的岛屿,
风雨声中忽然出现了一条龙。
在对岸,愁意吹拂着寂寞的孤戌角,
归鸦冷立在黄昏的夕阳松。
昔日行殿早已变成了废土,
烟草蔓延,暗色加重了黄昏的景象。

诗意和赏析:
《江心寺》描绘了一幅江心寺庙的景象,通过描写寺庙中的各种元素,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寺庙的荒凉。诗中写到江心寺的塔楼仿佛是分隔开的岛屿,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作者提到了袈裟半峰,表现了佛教的存在,而打天钟则是在寺庙中敲钟,象征着宗教仪式的进行。

诗中出现的龙是一种象征性的意象,可能代表着神秘和力量。风雨声中突然出现的龙,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神奇和惊艳。然而,这种壮丽的景象与寺庙的现状形成了对比。寺庙的殿堂已经成为了废土,烟草蔓延,黄昏的景象更加沉重和凄凉。

这首诗词通过对江心寺庙的描绘,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事物的变迁。它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的寺庙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和荒凉景象的感慨。它通过景物的对比,呈现了一种寂寥和沉寂的氛围,给人一种虚幻而又深沉的感觉。整首诗词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对时光的思考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展示了宋代诗人的独特情感和艺术表达能力。

诗词推荐

望断伤春眼,湘帘懒上钩。落花深院静,鹦鹉对人愁。

天地秋声早,山河夜色深。市荒余冷锉,村迥落孤砧。纸帐三生梦,蒲团万古心。漫漫独无旦,微步数看参。

蟋蟀感秋气,夜吟抱菊根。霜降菊丛折,寸根安可存。耿耿荒苗下,唧唧空自论。不敢学蝴蝶,菊尽两翅翻。虫冻不绝口,菊死不绝芬。志士岂弃友,列女无两婚。

天空霜无影。

决策归田岂世情,网罗従此脱余生。请君速治鸡黍具,待我同为沮溺耕。秋社相従醵钱饮,日高时作叩门声。茅庐但恐非君处,籍籍朝中望已倾。

城上繁星五鼓初,江臬申祷访精庐。林回半隐翔鸳刹,野阔平飞画隼旟。十地真容陪合掌,百城甘澍待随车。先秋闵雨农心乐,宜在麟编直笔书。

运命生多蹇,羁穷老自胜。行藏如逐客,况味一枯僧。久病医难治,长贫盗亦憎。旁人讶长啸,错比是孙登。

星稀避月门,河白映天青。入夜蝉逾急,先秋叶自零。花枝栖露蝶,帘罅度风萤。欲唤邻翁坐,渔舟醉不醒。

东路归何及,南柯梦忽醒。居然鸣挽铎,都未制斋铃。官已题华表,名空录御屏。遥知泉下意,犹待竹溪铭。

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与石泉。晴景猎人曾望见,青蓝色里一僧禅。

曾共梅花约,论心到岁寒。如何倾别酒,独自上吟鞍。药裹留余刘,诗囊有近刊。怀人眇云际,频展墨龙看。

归轩下宾馆。送盖出河堤。酒正离杯促。歌工别曲凄。林寒木皮厚。沙逈鴈飞低。故人傥相访。知余已执珪。

代北几千里,前年又复经。燕山云自合,胡塞草应青。铁马喧鼙鼓,蛾眉怨锦屏。不知羌笛曲,掩泪若为听。

冥冥雨脚来,岩谷生暝色。大江失洲渚,隐起烟雾白。微茫沙边树,坐觉云气隔。霖霪已经时,初不见天日。城中三尺泥,陌上无辙迹。秋田获无时,农父相对泣。各言迫军输,督责甚峻急。今晨忽晴霁,晓日照屋壁。吾饥行可疗,庶食明年麦。

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小猎南山雪未消,绣旗斜卷玉骢骄。不如意事常千万,空想先锋宿渭桥。

有侄始六岁,字之为阿龟。有女生三年,其名曰罗儿。一始学笑语,一能诵歌诗。朝戏抱我足,夜眠枕我衣。汝生何其晚,我年行已衰。物情小可念,人意老多慈。酒美竟须坏,月圆终有亏。亦如恩爱缘,乃是忧恼资。举世同此累,吾安能去之。

终日泥行足半胝,中桥望见已多时。一篙不得风漪力,早被青帘圣得知。

几朝花片落书奁,未信春光已属厌。猛省清明今日是,家家青柳压朱檐。

此地频经画舫过,暮归原不畏风波。烟中渔网悬杨柳,浦口船灯照芰荷。归鸟去边行客少,夕阳尽处乱山多。此时诗思浑无赖,听得前溪《子夜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