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陈子升的《丙午腊月羊城对雪》
拼音和注音
yě sì yī sēng shāo gǔ duò , guān jiē qún mǎ cóng qú sh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氍毹:毛织的布或地毯,旧时演戏多用来铺在地上,故此“氍毹”或“红氍毹”常借指舞台。
榾柮:亦作'榾'。木柴块,树根疙瘩。可代炭用。泛指根部。
陈子升
不详
原诗
怪得年来事事殊,岭南飞雪旧时无。
云凝不见三山黛,天漏争盛合浦珠。
野寺一僧烧榾柮,官街群马从氍毹。
冲寒便欲还山问,糁到溪梅第几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