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校颂

其迁者初,其新者中。
肄业传道,有师有宗,繄李侯之功。

作品评述

《乡校颂》是宋代陆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乡村学校颂扬,
新来的学子初登堂。
传授知识的导师和学派,
仿佛李侯的功业。

诗意:
《乡校颂》描绘了乡村学校的景象,讴歌了那些初来乍到的学子们在这里学习的场景。诗中提到了教师和学派,以及他们所传授的知识,将其比喻为李侯(指李斯)所取得的功业,突显了乡校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乡村学校和教育的赞扬。诗中的"乡校"指的是乡村中的学校,这些学校为当地的孩子们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迁者初"指的是初来乍到的学子们,他们踏入学校,开始接受教育。而"新者中"则指已经到达一定程度的学子们,他们正在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

诗中提到的"有师有宗"意味着这些乡校中有教师,他们传授知识,并且有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表明乡校教育并非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学问。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学生们逐渐成长,为乡村的发展做出贡献。

诗的最后一句"繄李侯之功"将乡校教育的价值与李斯(字李侯)的功业相比,突出了乡校教育的重要性。李斯是秦始皇时期的重要官员,他为国家的统一和管理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将乡校教育与李斯的功业相提并论,诗中表达了对乡校教育的高度评价和赞美。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对乡校教育的描绘和赞美,强调了乡村学校对于培养人才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作者对教育的崇高理念和价值观。

诗词推荐

仙翁夜来扣林壑,约我明朝过南岳。石坛对坐话松风,鹤唳一声山月落。

应真渡揭厉水,个个皆以杖扶。长江千里天堑,讵能踏一枝芦。

谁言今无返魂香,年年末上开孤芳。韵高水天冷相照,清极雪月寒交光。姑射神仙莹冰骨,水精宫人素霓裳。迎年送腊各愁绝,付与世间幽恨长。

魏帝当时铜雀台,黄花深映棘丛开。人生富贵须回首,此地岂无歌舞来。

拂衣去城市,信步踏晴泥。草意春风蚤,松阴野日西。语长忘路远,行近觉山低。更欲迟来此,穿林听鸟啼。

四山面面玉成围,只许閒云去又归。更有小轩人不到,落花狼籍点苔衣。

闭门无著只疏慵,谩出留连与众同。柳却有情愁落日,花惟能笑谢东风。恨无日到三春外,尽看人狂六极中。泛泛相逢且相笑,久将吾道付穷通。

桂得常娥枝,妇得黄姑女。直归东海头,翁妪笑相语。何当却之官,古县入平楚。莫嫌簿书繁,百事由区处。

日月无根走弹丸,年来年去几椒盘。秋崖老却浑閒事,老却梅花不耐寒。

先子北山书剑留,山川还自旧相缪。与君去岁衔杯处,遣我长歌陟岵游。瘦鹤风轻霜桧舞,归鸦烟重晚林投。中斋孟氏仙官府,同号同庚成佛不。

水天云黑白,霜野树青红。

相庭留不得,江野有苔矶。两浙寻山遍,孤舟载鹤归。世间书读尽,云外客来稀。谏署搜贤急,应难惜布衣。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

赉弼昔营野,代工天眷深。此时萧散乐,却似住岩阴。

银袍二万纵人多,笔误无如鬼魅何。只恐有司长莽卤,那知昏病自蹉跎。交游解散文因怪,门户谁兴鬓欲皤。赖有阿连才思逸,乘槎好好上天河。

不逢盛暑不冲寒,种子成丛用法难。醉眼若为抛去得,狂心更拟折来看。凌霜烈火吹无艳,裛露阴霞晒不干。莫道娇红怕风雨,经时犹自未凋残。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天龙兮负图,地龟兮负书。后皇兮纯孝格天,台衮兮祠画无前。薜荔兮出之水中,芙蓉兮搴之木末。碧玉上兮烟霄远,彤霞烂兮秋水阔。重翟兮顺动,长御兮启引。交鼓兮緪瑟,箫锺兮瑶簨。御玉衣兮珠步摇,赭黄奉觞兮臣妾入朝。建中天子兮百伪纷错,我宋中兴兮天返长乐。四海为养兮子

天意康时难,贤生盖世雄。风流晋人上,事业舜歌中。许国回天力,怀君贯日忠。平生英爽气,凛凛未成空。

塞山行尽到乌延,万顷沙堆见极边。河上月沉鸿雁起,碛中风度犬羊膻。席箕草断城池外,护柳花开帐幕前。此处游人堪下泪,更闻终日望狼烟。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无限城池非汉界,几多人物在胡乡。诸侯持节望吾土,男子生身负我唐。回望风光成异域,谁能献计复河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