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江湖万里征鸿。
再相逢。
多少风烟摸在、笑谈中。
歌裙醉。
罗巾泪。
别愁浓。
瘦减腰围不碍、带金重。

作品评述

《相见欢》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炎正。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湖万里征鸿。
再相逢。
多少风烟摸在、笑谈中。
歌裙醉。
罗巾泪。
别愁浓。
瘦减腰围不碍、带金重。

诗意和赏析:
《相见欢》描绘了江湖旅行者的离别和再次相逢的情景。诗人以江湖万里征鸿的动人景象开篇,形容旅途漫长,但心中充满了相见的喜悦。再次相逢之际,风烟中的风景和欢声笑语都混杂其中。歌唱的女子身着华丽的裙裾,喝得醉醺醺,而戴着罗巾的男子则满脸泪水,别离的忧愁之情浓烈。尽管身材瘦削,但腰间佩戴的金饰仍然闪耀夺目,象征着他们身上的重任。

这首诗词通过对江湖旅行者的离别和再会的描绘,表现了人生的离合悲欢和江湖行旅者的坚韧和无畏。诗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交织,既有欢乐和笑谈,又有别离的伤感和忧愁。作者巧妙地运用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将离别与相聚的情感交错展示,给读者带来深思和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描绘了江湖旅行者的离别与再会,表达了人生离合悲欢的主题,展现出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意蕴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杨炎正(一一四五~?),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万里族弟。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调宁远簿。五年,诏除架阁,未上即被劾落(《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二七)。嘉定初迁大理司直,三年(一二一○),出知藤州,七年,罢(同上书职官七三之四四、七五之四)。后以事戍琼州,十年,始北归(明正德《琼臺志》卷三二)。有《西樵语业》一卷。事见《诚斋集》卷七六《静庵记》、卷一一四《诗话》。今录诗二十一首。

诗词推荐

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自君之出矣,心意远相随。拆破唐人绢,经经是双丝。

某也庵居久,心形付自然。山林藏老退,松竹养风烟。遇物元非远,寻真自一天。怀人会心处,熟诵见山篇。

言之或未行,前哲所不取。方寸虽浩然,因之三缄口。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流火稍西倾。夕影遍曾城。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

知君冰鉴照人寒,我相儒酸未足观。东甬从来多俊秀,为烦著眼细寻看。

疲马日投北,间关意若何。星霜催短鬓,风雨渡长河。远道逢人少,归心入梦多。未能逃世网,微尚竟蹉跎。

护额锦裁帕,扶腰珠络衣。几回呼使进,尽日醉言归。径古梅成荫,堂深桂合围。重来无复拜,春色黯斜晖。

叠送香罗浅色衣,著来春色入书帷。到家慈母惊相问,为说王孙脱赠时。

献岁在商州,依然想旧游。前年捧玉册,此日对珠旒。御酒尧樽畔,仙韶舜殿头。自惭非贾傅,宣室讵重求。

祝融南去万重云,清啸无因更一闻。莫遣碧江通箭道,不教肠断忆同群。

绿发监州丹府归,还家乐事我先知。群童竹马交迎日,二老兰觞初见时。黄卷新书芸委积,青山旧路菊离披。亨衢自有横飞势,便到西垣视训辞。

秋风一熟平湖芡,满市明珠如土贱。昔也兼名鸿雁头,今兹始识胡孙面。应须我辈剩著语,会有后人来作传。横塘地主总好事,凌波不过空山嚥。

攫祭乌鸦噪晚田,草芽新染绿如烟。墓头寂寂虫鸣急,惟有春风舞纸钱。

岸柳依依拖金缕。是我朝来别处。惟有多情絮。故来衣上留人住。两眼啼红空弹与。未见桃花又去。一片征帆举。断肠遥指苕溪路。

稿砧不寄大刀头,化作峰头石也愁。岂有心情管风雨,向人弹泪绕天流。

破故纸,缀袄可防风。坐卧不愁寒水石,雪中敢采麦门冬。从此得苁蓉。浪荡子,常有自然铜。鼎内朱砂烹炼就,天仙子入白云中。蝉壳显山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不信最清旷,及来愁已空。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业在有山处,道成无事中。酌尽一尊酒,病夫颜亦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