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乌衣国,低连海上树。
春来避霜雪,秋去长儿孙。
华屋语如诉,故巢多不存。
双飞恼幽独,红袖有啼痕。

作品评述

诗词:《燕》
朝代:宋代
作者:戴复古

闻说乌衣国,低连海上树。
春来避霜雪,秋去长儿孙。
华屋语如诉,故巢多不存。
双飞恼幽独,红袖有啼痕。

中文译文:
听说了乌衣国,低垂在海上的树上。
春天来了,远离霜雪,秋天离去,长出儿孙。
华丽的房屋无言诉说,故巢多已不在。
双燕飞在幽寂中烦恼,红袖上留下了啼哭的痕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燕子的生活景象,通过寥寥数语展现出了燕子的生命境遇和情感体验。

诗的开头提到了“乌衣国”,这里可以理解为指代异国他乡,燕子在异国他乡低垂在海上的树上,形象地表达了它们的孤独和无依无靠的状态。

接下来,诗人以春和秋两个季节来描绘燕子的生活变迁。春天来临时,燕子避开了严寒的霜雪,而秋天离去时,它们已经繁衍出一代又一代的后代。这里通过季节的转换,传达了燕子的繁衍生息和生命的延续。

诗中提到的“华屋”指的是燕子所建的巢穴,它们的语言仿佛在述说着某种故事,但现在很多巢穴已经不复存在,这暗示了物是人非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

最后两句描述了双燕在幽寂中的烦恼和悲伤。红袖有啼痕,可能指的是燕子的伴侣或同伴已经离世,留下了哀伤的痕迹。这里通过个别燕子的情感体验,抒发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淡泊的语言描绘了燕子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命的描写,传达了对离故固守和生命无常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离乡别井之情和对生命的抒怀。

诗词推荐

停云思何长,伐木梦苦短。飘摇乘风来,倏霍搏沙散。匪今我独黯,自昔客屡叹。之子曷云戾,微阳逼候炭。囚山对线景,汲井共清盥。玉露泚金茎,水泉流藻翰。方竹桂芳袭,未觉枳栖远。仰天镜其团,一驰弓向半。书堂渴吾伊,伫立了瑟僩。子如飞鸿渐,我如禁门键。天寒柳无枝,指直

千重溪水万重山,半月深行井底天。井外还来天大在,江心一眼四无边。

天上仙人萼绿华。何年分种小山家。九秋风露溢窗纱。密密翠罗攒玉叶,团团黄粟刻金花。一枝归插鬓云斜。

佛者别南北宗,儒家分朱陆氏。鹅湖许多公案,烧了没一些事。

本自无涯宦海游,如何杖策访田畴。太平岂是浑无象,两两耕夫话有秋。

意气坐相亲,关河别故人。客似秦川上,歌疑易水滨。塞荒行辨玉,台远尚名轮。泄井怀边将,寻源重汉臣。上苑梅花早,御沟杨柳新。只应持此曲,别作边城春。

元佑宗臣考十科,公居八九未为多。功名身後无瑕点,孝友生知不琢磨。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阑,含嚬不语恨春残。欲上秋千四体慵,拟交人送又心忪,画堂帘幕月明风此夜有情谁不极,隔墙梨雪又玲珑,玉容憔悴惹微红。惆怅梦馀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红纱,小楼高阁谢娘家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

一岩洞空挂云山,巧印穹苍半璧环。只为广寒宫殿远,故留阙月在人间。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九衢行欲断,万井寂无喧。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乐谢贤昆。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相如今老病,归守茂陵园。

五子俱英发,尤知仲氏贤。勤明真世济,廉俭信家传。别乘径为郡,高城欲捍边。版舆俄弃养,事业待他年。

红荻黄芦秋已老,妆点楚江头。更有吴姬拨小桡。来往自妖娆。款款舣舟临别岸,短缆系花梢。料得前身是莫愁。依旧有风流。

匆匆乘诏解行舟,早晚重来此地游。今日湖山诗似杜,当年庠序学如丘。烟波初入朝宗浦,风月还思望海楼。红旆碧幢留不住,空余遗爱在南州。

珊瑚裁辇玉装车,夕醉明蟾晓醉花。南海南边天漫漫,君臣无梦到中华。

好因轮斲悟观书,莫守筌蹄觅兔鱼。华岳登来卑步仞,沧溟浮罢眇支渠。命穷且戏娱亲彩,道合须牵奉诏裾。此外文章真小技,未应倾慕蜀相如。

佛国天花两送春,岁阴何意重相亲。劳师且置弥天论,凿齿今才敌半人。

危峰上面更危峰,特地无梯上碧空。遥望白云生绝顶,如今身在白云中。

畴昔鸣琴子贱堂,至今弦诵尚悠扬。农桑乐岁千家足,桃李春风几度芳。疾恶政缘同伯厚,爱民何止一桐乡。乌台此去真朝夕,剑履还须去尚方。

书生卯饭动及午,姜糁菜丝烦自煮。异时甘脆屋渠渠,出自空肠千卷书。竹间杵臼相敲击,茶不疗饥何苦吃。泉新火活费裁排,呼奴更挈铜瓶来。蜀客见之心逐逐,暂借纸窗休茧足。归欤家在淮源边,草魁可买无青钱。不办云腴供粥饮,空有束诗如束筍。青箬小分鹰爪香,江上拿舟当无引。

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忽闻雨掠蓬窗过,犹作当时铁马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