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引(破子)

渔父饮时花作荫。
羹鱼煮蟹无它品。
世代太平除酒禁。
酒父饮。
绿蓑藉地胜如锦。
渔父醉时收钓饵。
鱼梁セ翅闲乌鬼。
白浪撼船眠不起。
渔父醉。
滩声无尽清双耳。

作品评述

《渔家傲引(破子)》是一首宋代洪适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父饮时花作荫,
羹鱼煮蟹无它品。
世代太平除酒禁,
酒父饮。
绿蓑藉地胜如锦。

渔父醉时收钓饵,
鱼梁セ翅闲乌鬼。
白浪撼船眠不起,
渔父醉。
滩声无尽清双耳。

诗词的中文译文:
渔父在喝酒时,鲜花作为他的遮荫。
煮着羹汤的鱼,蒸熟的蟹,没有其他的美味。
世世代代太平安宁,除去了对酒的禁令。
酒父在喝酒。
绿色的蓑衣躺在地上,胜过锦缎。

渔父醉酒时,收起钓饵。
鱼和鸟自由自在地在鱼梁上飞舞。
白浪撞击着船,他睡得不醒。
渔父醉酒。
滩涂的声音在他双耳间不绝止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渔父的生活为主题,表达了渔父自由自在、洒脱豁达的情感。诗中描绘了渔父在饮酒时,周围的花朵为他提供了遮荫,而他所享用的鱼和蟹则是无与伦比的美味。作者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渔父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诗中还提到了世世代代的太平时期,酒的禁令被废除,渔父可以自由地享受美酒。这表明了社会的安宁和繁荣,也暗示了渔父作为普通百姓的幸福生活。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渔父醉酒后的情景。他收起了钓饵,鱼和鸟自由地在鱼梁上飞舞。尽管船被白浪撞击,渔父却沉睡不醒。这种醉酒状态的描写,表达了渔父对于现实生活的超然态度,他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宁静与安宁。

最后,诗中描述了滩涂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在渔父的双耳中回荡,似乎永不停歇。这一描写强调了渔父对自然界声音的敏感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也展示了作者对于生活琐事的体察和表现。

整首诗以渔父的生活为主线,通过描绘渔父的自由、洒脱、豁达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和声音效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渔父生活的真实与美妙,展现了渔父的生活态度和情感。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渔父的形象描绘了一种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宁静、安宁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和声音效果,加之简洁明快的语言,使诗意更加深入人心,给人带来一种惬意和愉悦的感受。

作者介绍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洪适的成就

金石
  洪适在学术方面主要致力于金石学研究,尤其是其在知绍兴府任内和家居16年期间,用力尤多。先后著成《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见《隶释》),又著《隶缵》、《隶图》和《隶韵》。 但《隶韵》未成。今传世者仅 《隶释》和《隶续》两种,所著《隶释》、《隶续》,先依碑释文,著录全文,后附跋尾,具载论证,开金石学最善之体例,对后代有重大影响。另著有《盘州集》八十卷。洪适对魏晋和隋唐的碑刻也很精通,曾据《丹州刺史碑》、《皇甫诞碑》等碑刻,订正正史上一些记载的错误。

诗文
  洪适诗文论著甚多,留下了很多名篇,四方传诵。故《宋史》评价说:“适以文学闻望”。其中《盘洲集》影响甚大,而《渔家傲引》是《盘洲集》的代表作。词前有小序。对渔父生活加以概述。接着用同一词牌写了十二首词,如数家珍一样从一月唱到十二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他泛舟船上,与眠鸥浴雁为友;他常把渔钱买酒,酒醒后则拈笛咏唱,畅抒情怀;“细雨斜风浑不避,青笠底,三三两两鸣桹起”。渔父们的生活是何等和谐、恬静!他们不避纲雨斜风,认定这是捕鱼的好时机。只见青青的斗笠下人头攒动,一声吆喝,拍着船板,他们就三三两两出发了。“半夜系船桥比岸,三杯睡着无人唤。睡觉只疑桥不见,风已变,缆绳吹断船头转。”这是何等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诙谐的情趣,空灵的意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何等的和谐!这充分反映了其在文学上很有底蕴。事实上,洪适的文学创作非常灵活,取材广泛,大都来源于生活。如洪适致仕后,退而回乡,在县城北郭购地筑屋,并称之为盘洲,他自己也自号盘洲老人,盘洲老人从小随父宦游,长大后又四处为官,发现本县珠湖产的银鱼非常独特,于是欣然命笔,写下一赋,名之为《银条鱼赋》。 其诗文论著甚多,并得到时人及后人的认可。

洪适的生平

  父亲洪皓,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洪适少年时即能日诵书3000言,与弟洪遵、洪迈先后同中博学鸿词科,有“三洪”之称。

  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使金,洪适年方13,即能任家事。率5个弟弟和3个妹妹奉祖母、母亲避兵饶州(今江西鄱阳),后以恩补修职郎。绍兴七年(1137年)任严州录事参军,绍兴十一年(1141年)任浙西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与弟洪遵同中博学鸿词科,除左宣教郎敕令所删定官。高宗赞其:“父在远方,子能自立,此忠义报也。”

  绍兴十三年(1143年),继迁秘书省正字。是年父自金归,忤秦桧,洪适出任通判台州军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除知荆门军。后知徽州、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兼提点刑狱,任内皆著政绩。后迁户部郎中、淮东总领、司农少卿、太常少卿兼权直学士院中书舍人,任内也为人称道。乾道元年(1165年),任翰林学士签枢密院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任怨革弊。次年因久雨而引咎辞职,除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后以观文殿学士、左通奉大夫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乾道五年(1169年),以观文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此后家居16年,1184年二月辛酉(初二)日(3月15日)病逝。《宋史》有传 。

诗词推荐

擎山抱岳疾如风,持杵拈槌解脱空。世间有相非身大,须弥总纳一尘中。

感伤

叮嘱阎公归故里,传语醴泉人。可可贪求莫恨嗔。赢取好精神。只此堪能为大道,何必苦寻真。稍稍诸公悟此身。便是出嚣尘。

感伤

一峰当胜地,万点照严城。势异昆冈发,光疑玄圃生。焚书翻见字,举燧不招兵。况遇新春夜,何劳秉烛行。九枝应并耀,午夜忽潜然。景集青山外,萤分碧草前。辉华侵月影,历乱写星躔。望极高楼上,摇光满绮筵。春山收暝色,爝火集馀辉。丽景饶红焰,祥光出翠微。白榆行自比,青桂

感伤

玉戟棱棱应节分,枝枝柔玉纫香云。凝妆拟待三更月,露染生绡六幅裙。

感伤

他山有高梧,摵摵入凉吹。物情竞趋新,不觉失故翠。吾生夫何如,坐为有身累。青山久蹉跎,白发竟憔悴。平生老瓦盆,笑我识丁字。为言已衰迟,有口不如醉。醉中当自知,生世略如寄。何为争市朝,以死博一愧。一杯为引满,遂及二三四。颓然乎林间,客去吾欲寐。

感伤

阙下相看未忍分,过门谁料不逢君。竟参华省江南去,定有新声天上闻。夜静每劳瞻紫气,春深几欲和《停云》。豫章台下南归路,何日论心到夕曛?

感伤

一天云物护轻寒,阵阵清风约雨乾。造物有情聊作戏,诗家无赖强寻欢。吾人已办泥沾帽,晓色还教日照盘。咫尺龙山君莫负,草枯霜野正平宽。

感伤

光佑晏宁,惠慈燕喜。寿仁病崇,家邦均祉。懿文交举,台册嗣美。维亿万年,爱敬惟似。

感伤

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人生意气豁,不在相逢早。南京乱初定,所向邑枯槁。游子无根株,茅斋付秋草。东征下月峡,挂席穷海岛。万里须十金,妻孥未相保。苍茫风尘际,蹭蹬骐驎老。志士怀感伤,心胸已倾倒。

感伤

我公胸次妙陶甄,幻出壶中小有天。地近沧浪占风月,目吞笠泽饱云烟。国杯金盌开新第,燠馆凉台继昔贤。闻说傅岩通帝梦,遄归黄阁卧貂蝉。

感伤

自昔良人爱远游,百怀堆积在眉头。一钩斜月临蒲榻,满枕离魂绕戍楼。陇右谷刚过子午,川南峡已度春秋。梦回每为多情惜,李广从来不拜侯。

感伤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幕天寒无一事,竹时寺里看梅花。

感伤

白柄长攙晓入山,欲寻黄独驻君颜。云深路晦东风雨,惆怅空携竹笥还。

感伤

未答前书每有惭,忽收近讯自开缄。缴回玉笥山人号,换得金门羽客衔。石鼎联诗尘满砚,竹宫应制草盈函。可怜予与君俱错,投老方思卸戏衫。

感伤

我怀渊明真,千载犹神交。重吟九日诗,风节殊未凋。良辰不再举,秋气日以高。凄飚送落景,余霞敛尘霄。万象为我役,天机亦良劳。摩挲膝间桐,感此爨下焦。时时出奇音,散我心郁陶。

感伤

气当以志帅,心岂为形役。未知政奚先,亦各职其职。相期边幅捐,安用竿牍饬。勉旃正吾鹄,其中非尔力。

感伤

露簟琴书冷,琱盘{上衍下食}饵新。深宫犹畏日,应念暑耘人。

感伤

积水深无际,神龙此屈蟠。媚川珠彩动,射斗剑光寒。燕脯谁能寄,犀灯岂易看。负书当瑞圣,何若蛰洪澜。

感伤

棕篱蕉落贮秋阴,睡足萧然学越吟。懒似嵇康初不锻,闲於陶令更无琴。儿童亦习南朝事,风月应怜北客心。五世图书幸相逐,鬓毛未许雪霜侵。

感伤

已驾神鳌远翠埃,外人休咏北山莱。自无失脚刘郎到,怕有吹竹子晋来。云散晓风飘鹤氅,月明春浪浸瑶台。似闻方士穷真色,归笑长红越女腮。

感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