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晁补之的《复和定国惠竹皮枕谑句》
拼音和注音
lǎo lái shān shuǐ xīng mí shēn , bù zài cháng ān xiá shào lí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山水:1.山上流下来的水。2.山和水。3.指山水画。
长安:县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部,南依秦岭终南山,北连渭河平原。
不在:1.在的相反语,专指不在家或泛指不在某处。2.死亡的讳词。3.不在于、不著重于。
少林:指少林寺。亦泛指佛教名寺。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原诗
老来山水兴弥深,不在长安侠少林。
它日只为林下计,不将锦被作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