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作品评述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翻译及注释

翻译
月亮还未照到我的书斋前,先照到了万花川谷,不是书斋没有月光,而是被高高的竹林隔着。
现在才是农历七月十三的夜晚,圆月已像白玉雕成的一样。秋月还没到最美的时候,到了十五、十六日夜晚你再看,那才是最好的。

注释
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船笛》,《张子野词》入“仙吕宫”。双调四十五字,前后片各两仄韵,以入声韵为宜。两结句皆上一、下四句法。连用多数仄声收脚而又杂有特殊句式组成的短调小令,常是显示拗峭挺劲的声情,适宜表达“孤标耸立”和激越不平的情调。
诚斋:杨万里书房的名字。
万花川谷:是离“诚斋”不远的一个花圃的名字。在吉水之东,作者居宅之上方。
修竹:长长的竹子。
奇绝:奇妙非常。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鉴赏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开篇两句,明白如话,说皎洁的月光尚未照进他的书房,却照到了“万花山谷”。作者用“未到”和“先到”巧设悬念,引人遐想。读完这两句,人们自然地要问:既然“诚斋”与“万花川谷”相去不远,何以月光照到了“万花川谷”,作者的书房里不见月光呢?紧接着两句“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使悬念顿解,也说明了作者为什么要离开诚斋跑到万花川谷去赏月。原来,在他的书房前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遮蔽了月光。本句中的“隔”字与“修”字看似平平常常,实则耐人琢磨,有出神入化之妙。试想,竹子如果不是长得郁郁葱葱,修长挺拔,怎么会把月光“隔”断?寥寥十一字,既解开了“月未到诚斋”的疑窦,也说明了书房处于竹林深处,环境幽雅僻静。《宋史》记载,杨万里在任永州零陵县丞时,曾三次去拜访谪居永州的张浚不得见面,后来“……以书谈始相见,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这样,就可以想见杨万里名为“诚斋”的书房是费了一番心思,作了精心的设置和安排的。

  上片通过对照描写,用“未到”和“先到”点明,此时诚斋仍处在朦胧暗影之中,而“万花川谷”已是月光朗照。下片四句,便描写“万花川谷”的月色。“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两句中只有“如玉”二字写景,这两字用巧妙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碧空澄明、冰清玉洁的月夜景色。“才”字与“已”字相呼应,使人想到作者在“十三”的夜里欣赏到这样美妙的月景,有些喜出望外;也使人想到,尽管现在看到的月色象玉一般的晶莹光洁,令人陶醉,但“十三夜”毕竟不能算是欣赏月色的最佳时刻。那么,何时的月色最美呢?任人皆知,阴历的十五、十六日月亮最圆,是观赏月光最好的日子。这样,词的结尾两句,也就很自然地推出一个新的境界:“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未是”二字压倒前句描写的美妙如玉,剔透晶莹的境界,推出一个“秋光奇绝”的新天地,指出即将来临的十五十六才是赏月的最佳时刻。尾二句笔墨看似平淡,却表现出一个不同凡响的艺术境界,说明作者对未来、对美有着强烈的憧憬和追求。

  杨万里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杨诚斋体”在当时也颇有影响。本词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新鲜,生活气息浓郁,说明他的词风一如他的诗风。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杨万里辞官归乡以后,词前小序点明词创作时间是“七月十三日夜”,地点是作者书房旁的“万花川谷”,全词的中心是“望月”。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禹贡通远俗,所图在安人。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亦有奸佞者,因兹欲求伸。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氓辍耕农耒,采采实苦辛。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阴岭芽未吐,使者

月亮

冰条雪叶节高坚,台宪风生凉凉然。可羡堪为栋梁用,至唐千载尚三千。

月亮

烦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诗。

月亮

水落曾知杓柄长,家风从此转凄凉。有时浪起无风处,冷看截流人自忙。

月亮

山下几家茅屋,村中千树梅花。藉草持壶燕坐,隔林敲石煎茶。

月亮

东风催客呼前渡,宿鸟投林暮。欲归人送得归人。万叠青山罗列、是愁城。谁家台榭当年筑,芳草垂杨绿。云深雾暗不须悲。只缘盈虚消息、少人知。

月亮

春去几时还。问桃李无言。燕子归栖风紧,梨雪乱西园。犹有月婵娟。似人人、难近如天。愿教清影长相见,更乞取长圆。

月亮

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

月亮

岸柳黄深绿已垂。庭花红遍白还飞。几回画蜡银台梦,双字香罗金缕衣。山浅澹,水茫澹,水茫弥。顿无消息许多时。杏梁知有新来燕,下却重帘不放归。

月亮

安乐窝中万户侯,良辰美景忍虚休。已曾得手春深日,更欲披衣年老头。晓露重时花满槛,暖醅浮处酒盈瓯。圣人吃紧些儿事,又省工夫又省忧。

月亮

黄尘车马日纷嚣,万事春冰过眼消。赖有诸公扶正气,犹令千载见英标。多君吐论心奇壮,顾我凋年齿动摇。好待明堂采梁栋,勿夸翘楚向薪樵。

月亮

竹扉常昼掩,幽僻置身安。自委渔樵分,因思出处难。周庭方设燎,汉将尚封坛。莫问渔樵意,人寰事万端。

月亮

可惜东林寺,空门失所依。翻经谢灵运,画壁陆探微。隙地泉声在,荒途马迹稀。殷勤话僧辈,未敢保儒衣。

月亮

脱巾枕手仰哦诗,醉上诸滩总不知。回看他船上滩苦,方知它看我船时。

月亮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今日乐相乐。别后

月亮

望望佳人来,未来云已暮。当时千里恨,不独看云故。何此启虚堂,定知吟秀句。还会古人心,古人非特赋。

月亮

天如有定开平治,宁患无人安子思。到出手时须卓卓,逢开口处莫期期。

月亮

九江度尽恶风波,峡口窥天一握多。亦爱吾庐觉归好,数乘此险奈观何。响迎涛濑将愁上,青惜峰峦等梦过。不管行人听不得,暝猿和雨啸云萝。

月亮

杜宇声声急,行行楚水濆。道无裨政化,行处傲孤云。幸到膺门下,频蒙俸粟分。诗虽曾引玉,棋数中埋军。山好还寻去,恩深岂易云。扇风千里泰,车雨九重闻。晴雾和花气,危樯鼓浪文。终期陶铸日,再见信陵君。

月亮

散发扁舟上,秋江一段清。鱼肥新入馔,鸥狎旧同盟。浦树参差出,云山远近迎。君诗妙图写,不减谢宣城。

月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