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母

萧小八娘弃我去,我生方始十三年。
如今七十零单五,生死途分竟杳然。

作品评述

《忆母》是宋代陈藻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对生死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萧小八娘弃我去,
我生方始十三年。
如今七十零单五,
生死途分竟杳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怀恋之情。诗词开头提到了一个名叫"萧小八娘"的人离开了诗人,这个人很可能是诗人的母亲。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表示在自己13岁的时候才开始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与起伏。而如今,诗人已经七十五岁了,生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让人难以捉摸。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母亲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母爱的珍视。诗人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母亲的离去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和对生命的思考。诗词中的"萧小八娘"可能是诗人对母亲的别称,这种亲切的称呼增添了诗词的情感色彩。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年龄变化,将时间的流逝与生死的无常相对照,传达出对生命的深沉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读者在思考生命和亲情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死的不可预测性。

诗词推荐

山林与朝市,自昔分两歧。势利几倾夺,道人犹未知。唯爱八还经,展卷时读之。是亦遮眼尔,不作文字痴。

盛名传出自皇州,一举参差便缩头。月里岂无攀桂分,湖中刚爱钓鱼休。童偷诗藁呈邻叟,客乞书题谒郡侯。独泛短舟何限景,波涛西接洞庭秋。

海海无波塞不尘,题诗因得吊遗民。山河信美今戎索,耆老虽存亦外臣。

萼破前村,枝横江路。铁心应也频凝伫。怕愁惟恐不禁愁,宁教雪月相分付。不测春来,难追香去。无人知我心先误。多情总道是东君,东君也有无情处。

闲亭清憩觉情优,四顾岚光景色幽。湍玉飞帘侵座冷,璇源本自接天流。

藏一诸公相聚日,鬓毛尚黑齿牙坚。伤心流落江湖上,不见溪翁四十年。

朱弦三叹。宝瑟凝尘满。更奈芙蓉秋思晚。湘浦离歌欲断。往年尊俎风流。忆君送客江楼。此日江缕送客,忘怀赖有沙鸥。

送子目力短,朔风吹我裾。心焉独如结,子也当念予。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南亩耕,东山卧,

林梅初弄熟,密雨闭重关。润裛衣巾上,凉生竹树间。水声通远涧,云色暝前山。野鸟寂无语,公庭尽昼闲。

拥棹思悠悠,更深泛积流。唯将一星火,何处宿芦洲。

宋邻东畔。明月关深院。玉指金徽调旧怨。楚客归心欲断。城隅芳草初春。佳期重约临分。丽句漫题双带,也愁系住行云。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花木精神面面全,谁将好景作南园。栗留枝上春风思,鶗鴃声中晓屐痕。檐外梅礬兄及弟,槛前竹鹤子生孙。我今犹是数旬客,遇意忺时即打门。

野客从谁忽解颜,乐闻高论厌樊间。致身富贵时宁少,仕道功名古亦艰。好说青山从我老,当分白日与君闲。扁舟闻说明朝别,何日音书可到山。

两峰如长喉,有石鲠其内。千金随侯珠,磊落见微纇。何言西子美,捧心作颦态。夷齐心著肩,欲间使分背。小亏或大全,知恶及真爱。堂堂老充国,荒寻得幽对。朝夕与山语,俯仰弥三载。谓我知子心,茅塞厌荟薱。有美玉于斯,雕琢那可废。芝兰生当户,虽芳亦芟刈。邑有从事贤,闻之

南塘旅舍秋浅清,夜深绿蘋风不生。莲花受露重如睡,斜月起动鸳鸯声。塘东白日驻红雾,早鱼翻光落碧浔。画舟兰棹欲破浪,恐畏惊动莲花心。

东风力弱未扬埃,密泛丛兰有意哉。可是伸眉须酒满,只应弹指又花开。吹毛句妙无人领,击钵诗工着底催。照水只愁羞冕绂,勋名盖世亦时来。

清晨醉别曲江守,直下浈阳望峡口。须臾舟子亦动容,两岸高插数百峰。日气在峡吐不得,苍岚紫霭霏濛濛。下视潭影无天色,但见石根没深黑。十丈岩头灵乳开,百寻壁上暮钟回。余峰一一断复续,蓊葱各欲出风雷。舟中野客苦残病,决眦支颐揽奇胜。不堪夕色下遥阴,翠微枕上寒相竞。

今人藏书务书多,昔人读书病书少。藏书不读竟何用,岁老财供蠹鱼齩。俞君命意何其贤,藏书读书两相兼。有楼不肯贮风月,名以万卷非徒然。我今百念空如水,只有耽书心未死。为君作诗岂无意,一鸱时送从兹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