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诗

闲花乱草春春有,秋鸿社燕年年归。
青天露下麦苗湿,古道月寒人迹稀。

作品评述

《梦中诗》是宋代文学家许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素材,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梦中的诗
闲置的花草春天常在,
秋天归来的大雁往年相似。
露水滋润着苗稻,
古老的道路上月光寒凉,
人们疏离稀少。

这首诗描述了四个场景,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和意象:
第一句“闲花乱草春春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永恒的渴望。无论什么季节,花草都在成长盛开,春天的气息常在。这句话可能有另外一个层面的含义,即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闲散的生活状态的感叹。

第二句“秋鸿社燕年年归”,描绘了每年秋天大雁南飞的场景。大雁是秋天的代表性动物,也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人事的变迁。诗中使用了“社燕”的意象,社燕指的是在社稷祭祀时集会的燕子,传统上代表了安宁和繁荣,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第三句“青天露下麦苗湿”,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清晨的田野景象。露水滋润着麦苗,营造出一幅清新宜人的田园景象。

最后一句“古道月寒人迹稀”,表达了人事已非和岁月的无情。古道上的人迹稀少,寒凉的月光下更显幽寂,反映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思考。这首诗富有意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慨和洞察力。同时,诗中的意象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情绪和思考,喻示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无常和不可逆转。整首诗具有深远的哲理和感慨,堪称一首佳作。

诗词推荐

留得行人忘却归,雨中须是石楠枝。明朝独上铜台路,容见花开少许时。

爱花从使二毛侵,叹赏孤高与靓深。调护腊前珠结蕊,荡摇年后玉成林。莫教三弄飘飘落,剩把千篇得得禁。姑射肌肤最温润,夜眠无用辟寒金。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柳条花颣恼青春。更那堪、飞絮纷纷。一曲细清脆、倚朱唇。斟绿酒、掩红巾。追往事,惜芳唇。暂时间、留住行云。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里、觉尖新。

浮世空嗟扰扰,逝川莫驻滔滔。且从远老栽藕,肯学刘郎种桃。

过尽青山唤渡船,晚窗洗脚卧僧毡。剩偿平日清游愿,更结来生熟睡缘。吞啄渐稀如老鹤,鸣声已断似寒蝉。旁观莫苦嘲痴钝,此妙吾宗秘不传。

幅巾戏漉彭泽醅,尺书间觅来禽栽。东坡居士五年久,真主未遽求盐梅。扁舟夷犹水刻窟,双履秃缺峰峩嵬。招揖西山与东鲁,回首阊阖并玉台。标榜高甍方外景,不染时世毫端埃。倚空千重翡翠盖,落日万顷琉璃堆。兴酣鱼鸟安乐国,喜溢仆驭陶家罍。惜哉二老削旧迹,不论石上并墙隈。

劫火吹炎海水飞,九州同惴釜鱼危。有时杜老泪盈把,终日颜回面忍饥。今古滔滔无限事,乾坤纳纳竟何知。便教强趁黄花约,终恐趑趄罚后期。

王敦自叹非盛德,国忠自言无令名。狐死不知正丘首,人伦都尽虎狼行。

静宇占幽深,是中何所有。轩窗极清洁,砚席罗左右。公余每休此,俗客曾不受。六尺局脚床,解带就横肘。扫除闲景物,健笔当大帚。敢问公许年,得诗凡几首。

滟潭澄碧见师心,我欲穷源何处寻。万壑松风酬夜讽,一犁花雨发春吟。不妨契阔三年别,却得留连数日阴。竹外小桃开也未,灵云应已久披襟。

良玉定为宝,长材世所稀。佐幕方巡郡,奏命布恩威。食蔬程独守,饮冰节靡违。决狱兴邦颂,高文禀天机。宾馆在林表,望山启西扉。下有千亩田,泱漭吴土肥。始耕已见获,袗絺今授衣。政拙劳详省,淹留未得归。虽惭且忻愿,日夕睹光辉。

东观何如双树家,丝絇归践故园沙。静知水镜中人物,香识炉烟上鬓华。尽有春风飞燕子,岂无诗兴到梅花。自怜老子归来晚,不得追随八月槎。

大义炯如新,千年报国身。宁从东海死,不作帝秦人。

水荇斜牵绿藻浮,柳丝和叶卧清流。何时得向溪头赏,旋摘菱花旋泛舟。

听风听雨江湖上,一叶轻舟檥钓沙。暂却鹜行容退食,秋声先已到枯葭。

射尽白羽箭,战士不肯去。春来草痕赤,旧日留血处。

閒居已二毛,破屋翳蓬蒿。短笛清风在,长吟白雪高。篱腰悬瓠小。柳瘿系船牢。自是嫌机事。棕持抱翁劳。

天皇攘袂敕神龙,雨我公田兆岁丰。几日淋漓侵暮角,数宵滂沛彻晨钟。细如春雾笼平野,猛似秋风击古松。门下十年耕稼者,坐来偏忆翠微峰。

有谭名利者,耳若了不闻。心乎平似水,身也懒於云。眇眇居人世,骎骎过隙曛。田园趣归去,风月谩平分。有子万事足,一堂何足论。还欣身有托,或谓寿无根。静处安吾分,超然忘世纷。炉薰祝万寿,持用答吾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