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藏

行藏本自迷,秋兴更凄凄。
风急蛩饶响,雨来鸡误啼。
鱼溪青霭散,莲荡白云齐。
却惜安闲地,逋亡志颐暌。

作品评述

《行藏》是一首宋代晁说之创作的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行藏之间的迷茫和凄凉情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诗中描述了行藏本来就是一种迷茫的状态,而秋天的兴致更加凄凉。风急的时候,蛩虫的鸣叫声回荡在耳边,雨来的时候,鸡儿却误打了鸣。这些景象都增加了诗词的忧伤氛围。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鱼溪的青霭散去,莲荡的白云齐聚。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观察,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然而,诗人却感到遗憾,因为他无法在安闲的地方安居乐业,他的志向和理想被逼迫而搁置。这种内心的挣扎和无奈,使得诗词更加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行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凄凉和无奈。诗人对于安闲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现实的无奈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江水灌稻田,饥年稻亦熟。舟中爱桑麻,日午因成宿。相承几十代,居止连茅屋。四邻不相离,安肯去骨肉。书生说太苦,客路常在目。纵使富贵还,交亲几坟绿。

帐底吹烟香自薰,镜前含笑意生春。经年不道君恩薄,郤是恩深更误人。

凉风檐外入,皎月坐中流。白首无新句,青山非旧楼。一杯宁惜醉,万事入搔头。勿向栏干拍,恐惊江上鸥。

竹映红蕖水榭开,门闲乳雀下青苔。伊人何恋五斗粟,不作渊明归去来。

飞鸟投林去复还,临风恒忆旧家山。平生杖履经行处,杳在云烟仿佛间。

太真行酒知何地,渺莽遗基茂草深。声色加人何足计,精神满腹不同斟。六奇自可掀三狡,一正何妨讋百壬。堕帻吐茵均此辙,可怜枉用世仪心。

引轭方上牛,参旗正南举。行行堠路明,忽在长平聚。踟蹰念衰韩,不得守兹土。嫁祸于赵国,移师与秦拒。赵卒一以坑,秦兵肆攻取。惜哉廉将军,制敌中见沮。遂令锐头儿,残暴逾猛虎。善战服上刑,赐剑非弱主。咨尔头颅山,委命复何语。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让仆时。止会摇头道又错,奈何转脚复为非。比图为家效功力,更却与物生瑕疵。失在知人不无过,尧夫非是爱吟诗。

屠门深闭底须愁,土锉无烟也莫羞。笋便落林犹胜肉,蕨才出土更烧油。万钱下箸今安在,一饭流匙饱即休。吾道藜羹元不糁,至今讳杀古陈州。

山驾严装羽队分,敕书先下玉晨君。明知不比人间别,亦自含凄望碧云。

浑忘生朽质,直拟慕光辉。解烛书帷静,能添列宿稀。当风方自表,带雨忽成微。变灭多无理,荣枯会一归。

淼淼望远国,一萍秋海中。恩传日月外,梦在波涛东。浪兴豁胸臆,泛程舟虚空。既兹吟仗信,亦以难私躬。实怪赏不足,异鲜悦多丛。安危所系重,征役谁能穷。彼俗媚文史,圣朝富才雄。送行数百首,各以铿奇工。冗隶窃抽韵,孤属思将同。

梅里寻酸却得香,舌根未举鼻先尝。算来大似输他眼,老去犹堪玩雪霜。

何事重来看明月,不堪垂老向西风。

迢迢征路。又小舸、金陵去。西风黄叶,淡烟衰草,平沙将暮。回首高城,一步远如一步。江边朱户。忍追忆、分携处。今宵山馆,怎生禁得,许多愁绪。辛苦罗巾,揾取几行泪雨。

片雨明河拭,双星阁道临。论欢天上别,惊候旅中深。夕吹催飞藿,商声动早碪。城南倦游客,同折此时心。

萧然被褐不求知,归倚溪船理钓丝。却笑荆山空自售,未应有智不如葵。

行路少年知不知,襄阳全欠旧来时。宜城贾客载钱出,始觉大堤无女儿。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兴来游衍不辞遥,吹帽风轻过画桥。猩血未看开露蕊,麴尘先已上烟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