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蜀国广济大师

冰压霜坛律格清,三千传授尽门生。
禅心尽入空无迹,诗句闲搜寂有声。
满国繁华徒自乐,两朝更变未曾惊。
终思相约岷峨去,不得携筇一路行。

作品评述

寄蜀国广济大师

冰压霜坛律格清,
三千传授尽门生。
禅心尽入空无迹,
诗句闲搜寂有声。

满国繁华徒自乐,
两朝更变未曾惊。
终思相约岷峨去,
不得携筇一路行。

中文译文:

寄给蜀国的广济大师

冰压霜坛,律格清晰,
传授了三千门徒。
禅心完全融入空无踪迹,
搜寻寂静中的诗句有声。

整个国家繁华景象只是自我欣喜,
两个朝代的变迁未曾惊动过。
我最终还是想与你约定前往岷峨,
却无法带上手杖,踏上旅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写给蜀国广济大师的寄语。诗人首先描绘了广济大师的卓越才华和教学的广泛影响力,描述他传授给了三千门徒。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广济大师禅心的赞美,称其完全融入了空无踪迹的境界,而且他的诗句如同在寂静中发出声音一般。

然后,诗人用"满国繁华徒自乐"表达了他对全国人民陷入繁华忙碌而不自知的遗憾。两个朝代的变迁对于广济大师而言并没有带来惊讶,但此时诗人已经有了离去的念头,想和广济大师约定一起去岷峨,但却无法带上手杖,无法一同踏上旅途。

整首诗意味深远,通过对广济大师的赞美和对世俗繁华的批评,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境界与诗歌创作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故友别离的惋惜之情。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标名出曙霞。白马嘶风三十辔,朱门秉烛一千家。郄诜联臂升天路,宣圣飞章奏日华。岁岁人人来不得,曲江烟水杏园花。

人问山中,因何无暑。山堂恰在山深处。藤阴满地走龙蛇,泉声万壑鸣风雨。且弄青松,休挥白羽。相逢况有烟霞侣。长天一任火云飞,夜凉踏月相将去。

都尉出居延,强兵集五千。还将张博望,直救范祁连。汉卒悲箫鼓,胡姬湿采旃。如今意气尽,流泪挹流泉。

翠添邻堑竹,红照屋山花。

雷出九地底,化为万鼓鼙。豕首柄石斧,剨然四海驰。夔{魁斗换虚}与罔象,辟除靡有遗。无私乃帝令,负雨多随之。苟能仆夷伯,何怨儿女为。

老秦举□媚□金,枉死如公恨最深。地下红旗应北指,西湖埋骨不埋心。

礼有祈报,国惟典常。笾豆丰洁,降升齐庄。备物致志,式计累觞。昭格来享,自天降康。

临行情绪懒开言,提唱宗乘亦是闲。珍重导师并海众,不胜依恋向灵山。

偃蹙江头卧夕烟,嫩将玉雪斩春妍。心期老氏能知白,兴寄杨雄独守玄。

季春人病抛芳杜,仲夏溪波绕坏垣。衣典浊醪身倚桂,心中无事到云昏。数曲急溪冲细竹,叶舟来往尽能通。草香石冷无辞远,志在天台一遇中。桂叶似茸含露紫,葛花如绶蘸溪黄。连云更入幽深地,骨录闲携相猎郎。

手补天工笔法奇,笑将造化作儿嬉。胸中夜雨浇龙干,纸上春风舞玉蕤。云水一生无别好,琴心三叠有谁知。今宵松殿相期会,弹到西山月落时。

自闻宽法离新州,日日江头数过舟。学子尚知称述作,君王宁不念谋猷。五车颇困十年读,一见蕲胜万户侯。我亦东归苦无日,待公行矣勿迟留。

挟柘行吟涉庾园,鹊林惊绕果林寒。幕中病客殊真侠,虚费游童逐弹丸。

四镇富精锐,摧锋皆绝伦。还闻献士卒,足以静风尘。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临危经久战,用急始如神。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

山礬香气近幽荪,静听幽禽弄夕阳。满地落花春已阑,深林只有蕙兰香。

不用登临趣,凭高心重催。庞公勤上冢,束晳更循陔。羊枣终身慕,莪蒿鞠子哀。年年拜寒食,岂但数云来。

晴川带微阳,鸥鸟双飞去。双飞如有归,并宿向何处。汀寒雾幂历,永落沙沮洳。不避近行舟,应知心寡虑。

一枕清风四十霜,孤生无处话凄凉。相看只有庞眉客,还在云丘旧草堂。

无情世事催人老。不觉风光好。江南无处不萧条。何处笙歌灯火作元宵。承平父老头颅改。就里襟怀在。相逢不忍更论心。只向路旁握手共沉

丛石横大江,人言是钓台。水石相冲激,此中为小回。回中浪不恶,复在武昌郭。来客去客船,皆向此中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