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

怪得连阴不放晴,直教飞雪试轻盈。
风回冉冉霓裳舞,云暗纷纷鹤羽明。
大似梅花饶一出,薄於柳絮更多情。
披衣端为诗催起,吟得诗成分外清。

作品评述

《对雪》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施枢。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怪得连阴不放晴,
直教飞雪试轻盈。
风回冉冉霓裳舞,
云暗纷纷鹤羽明。
大似梅花饶一出,
薄於柳絮更多情。
披衣端为诗催起,
吟得诗成分外清。

诗意:
这首诗以雪为题材,抒发了诗人对雪的独特感受和思考。诗中诗人观察到连绵的阴天不见阳光,雪花却轻盈地飘落下来,仿佛是试验它们的轻盈度。风吹起来,雪花像霓裳舞袖一般轻轻飘扬,云层变得更加暗淡,而鹤羽却显得更加明亮。诗人认为雪花的形状酷似梅花,但比柳絮更富有情趣。他穿上衣服,为了激发创作灵感,吟咏出来的诗篇更加清新。

赏析:
《对雪》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雪的独特感受和思考。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将阴天与飘落的雪花、风与云、梅花与柳絮进行了巧妙的对照。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飞舞的雪花,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雪花轻盈的触感和飘逸的姿态。诗人对雪花形状的比喻将其与梅花相提并论,表达了雪花的美丽和高尚,同时又将其与柳絮相比,显示出雪花更具有情趣和独特性。最后,诗人将自己的创作状态与穿上衣服相联系,强调了吟咏诗篇时的清新和灵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诗词推荐

梳发金盘剩一窝。画眉鸾镜晕双蛾。人间何处无春到,只有伊家独占多。微步处,奈娇何。春衫初换麹尘罗。东邻斗草归来晚,忘却新传子夜歌。

前程渐觉风光好,琪花片片粘瑶草。有人遗我五色丹,一粒吞之后天老。青童递酒金觞疾,列坐红霞神气逸。笑说留连数日间,已是人间一千日。瑶台绛节游皆遍,异果奇花香扑面。松窗梦觉却神清,残月林前三两片。

孺亭滕阁少踟蹰,三度南游一事无。只觉流年如鸟逝,不知何处有龙屠。云归洪井枝柯敛,水下漳江气色粗。赖得与君同此醉,醒来愁被鬼揶揄。

厨供樱笋上春盘,把酒留春少住难。只是檐花前夜雨,明朝便作酿梅看。

诸将时时送捷书,未知西事近何如。剑关昔有豺狼守,焦获今无玁狁居。全盛海棠多剪伐,久枯庙柏再扶疏。汉家似欠相如檄,岂特殊廷要扫除。

去国三年恨未平,东城况复送君行。难凭魂梦寻言笑,空向除书见姓名。残日半竿斜谷路,西风万里玉关情。兰台粉署朝回晚,肯记麤官数寄声?

少壮欲及物,老闲余此心。微生山海间,坐受瘴雾侵。可怜邓道士,摄衣问呻吟。覆舟却私渡,断桥费千金。

雪花飞送浙江船,歌断骊驹一惘然。荆棘铜驼凄暮雨,楼台铁凤堕秋烟。辽东鹤返尘生海,石上人归月在川。回首六桥杨柳外,水光山色共晴天。

都门收宿雾,佳气郁◇◇。晓日寒川上,青山白雾中。楼台万瓦合,车马九衢通。恨乏登高赋,徒知京邑雄。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人物中朝第一人,胸蟠万卷笔如神。调元要倚经纶手,黄屋虚心待旧臣。

群峰耸危碧,倒影沈空江。清景生晚晴,冷色涵虚窗。消摇纵吟赏,能使吾心降。

适来世上岂缘名,适去人间岂为情。古寺山中几日到,高松月下一僧行。云阴鸟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法主欲归须有说,门人流泪厌浮生。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朝随汉使到天涯,暮与江鸥宿浦沙。岁晚客途营一饱,稻粱多处即为家。

忆子少年时,肺喘疲坐卧。喊呀或终日,势若风雨过。虚阳作浮涨,客冷仍下堕。妻孥恐怅望,脍炙不登坐。终年禁晚食,半夜发清饿。胃强鬲苦满,肺敛腹辄破。三彭恣啖啮,二竖肯逋播。寸田可治生,谁劝耕黄糯。(新法方田谓上腴为黄糯。)探怀得真药,不待君臣佐。初如雪花积,渐

曾在蓬壶伴众仙,文章枝叶五云边。几时奉宴瑶台下,何日移荣玉砌前。染日裁霞深雨露,凌寒送暖占风烟。应笑强如河畔柳,逢波逐浪送张骞。

一梦江湖已十春,芒鞋不践马头尘。只知今日了今日,岂料一身愁一身。南阮固应惭北阮,越人那得累秦人。西风不但吹游子,吹老天涯白发亲。

非独苏仙念老穷,古灵亦复荐孤忠。白头不得诸公力,惟有西塘八十翁。

雨罢天披雾,杓回夜向晨。烟芜出郊路,灯火侍祠人。破月斜衔桂,倾河淡扫银。三时此修报,惭负驾崧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