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司户蕡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後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作品评述

【注释】:
 刘蕡,敬宗宝历二年(826)进士,博学能文,性耿直,嫉恶如仇,有澄清天下之志。李商隐对他非常推崇。宣宗大中元年(847),诗人奉郑亚之命出使南郡和郑肃通好。次年正月南返时,与被贬去柳州的刘蕡在长沙一带相遇,李商隐写此诗相赠。

  诗的开头从相遇的地点黄陵庙写起。黄陵庙在黄陵山上,相传为舜妃葬处。山在湘江汇入洞庭的咽喉,山峰兀立,水势奔腾。时间正是初春,漫天阴沉,加上江风浩浩,越发扬起了浊浪。看来好似“云根”一般的岸边山石和系船石墩,受到浪花的猛烈冲击。船上高高的桅杆,在江风中摇摇晃晃,分外显得日暗天昏。这是湘江惊涛骇浪的实景,更是晚唐王朝政局动荡和险恶的写照。诗人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勾画了刘蕡悲剧遭遇的社会背景。

  颔联表现刘蕡的坎坷遭际,字里行间充满同情。“已断”句把刘蕡比做展翅万里的北国鸿雁(刘是燕人),刚刚要施展的雄图伟略就很快夭折了。这是隐指刘蕡应试未第。唐文宗时代,刘蕡曾应召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在对策中切论宦官专横误国,应予诛灭,一时名动京师。但因遭宦官忌恨,未予录取,初试锋芒,就遭挫折。旋被令孤楚、牛僧孺召为从事,后授秘书郎,不久即遭宦官诬陷,贬为柳州司户参军。“更惊”句即指此番遭贬。诗人把刘蕡比做受谗而被放的屈原,远贬南荒,难归乡土。前一“已”字,后一“更”字,紧凑有力地把刘的生平遭际中两件大事联结起来,通过沉痛愤慨的笔调,表现了诗人对刘的遭遇深致扼腕。

  颈联又借用历史人物进一步抒写对刘蕡的敬仰和同情。“汉廷急诏”用贾谊遭贬三年后又被汉文帝召回长安,拜为梁怀王太傅的故事。这句是说,如果皇上急召贤臣,以先生之才,应是首先被召去的,还有谁可以比你先回朝廷的呢?这里高度称赞刘具有贾谊的抱负和才华,相信他一定会受到重用,敬慕和劝慰之情溢于言表。“楚路高歌”用楚国狂人接舆的故事。而刘蕡身贬楚地,恰与接舆仿佛,借刘的遭遇来抒发自己的满腔愤激。“自欲翻”,体现了诗人对挚友的深切同情和理解。

  结尾“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不仅是真挚深切的友谊之歌,更是对当时腐朽政治的愤激的控诉。两位挚友在远离家乡、远离帝京的地方不期而遇,其兴奋和喜悦之情,是可想而知的。这是“欢”的来由。然而为什么又“欢”而“复泣”呢?原来这意外相逢,恰同在他们患难之时:一个是得罪被贬;一个是长期受排挤而万里投荒。大体相同的坎坷命运和对国运的忧切,又使他们不得不泣。“欢”不过是知音乍见时一刹那间的快事,而“泣”则是经过悲愤交加的长期酝酿。欢而复泣,感情复杂而沉痛,包含着个人的失意,但主要却是为国运难扶而“泣”。末句中这一点表现得很显豁。凤巢,比喻贤臣在朝。《帝王世纪》说:“黄帝时,凤凰止帝东园,或巢于阿阁。”现在贤臣一时都已星散,远谪穷荒,备受排斥,“君门九重”,他们又如何可能竭忠尽智呢?诗人长期目击党争的翻云覆雨,又饱经天涯飘泊的生活,对唐王朝的黑暗现实的认识就更深切了。因而这首感情深挚的投赠之作,揉合了同情知友和忧时愤世之情。结尾的殷忧和愤懑,表面落在凤巢西隔、急诏无从上,但实际更和首联呼应。刘、李的遭遇,不都同是晚唐王朝“重碇危樯白日昏”的必然结果么?

  这首诗以感慨苍凉的雄浑声调和高昂挺拔的沉郁气势,表现自己哀时忧国的情感。诗在愤激之中,寓有深讽;景语之中,渗透情语;由眼前江风的险恶联想到国家的隐忧;从同是天涯沦落的遭遇引起了欢泣交加的复杂感情,“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刘熙载《艺概》),寓哀怆愤激于深沉凝重之中,具有似矛盾而又统一的深厚蕴藉的独特风格,可说是古典诗歌中的艺术珍品。

  (吴调公)

作者介绍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故擢进士第,调弘农尉,以忤观察使,罢去。寻復官,又试拔萃中选。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得侍御史。茂元死,来游京师,久不调,更依桂管观察使郑亚府为判官,亚谪循州,商隐从之,凡三年乃归。茂元与亚皆李德裕所善,绹以商隐为忘家恩,谢不通。京兆尹卢弘正表为府参军,典笺奏。绹当国,商隐归,穷自解,绹憾不置,弘正镇徐州,表为掌书记。久之,还朝,復干绹,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剑南东川,辟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府罢,客荥阳卒。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廷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今合编诗三卷。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人。生元和八年,大中十二年卒(据冯浩《玉谿生年谱》及岑仲勉《玉谿生年谱会笺平质》所推定。)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雪花剪白忘安蒂,霜叶雕红不变枝。争似随家宫树上,四时锦彩不曾离。

昼漏沈沈倦琐闱,西垣东观阅芳菲。繁花满树似留客,应为主人休浣归。

兵符严重辞金马,星剑光芒射斗牛。笔落青山飘古韵,帐开红旆照高秋。香连日彩浮绡幕,溪逐歌声绕画楼。可惜登临佳丽地,羽仪须去凤池游。

鲜云瑞旭楼前晓,宝艾芳椒殿里香。五数已知随地永,九重更自配天长。

昔年官冷欲无毡,制锦如今又不然。老去几遭官长骂,书来却有故人怜。敢期翠羽还池上,渐喜黄衣减目前。欲学催科无奈拙,直须天假一农年。

[黄钟宫二奏]閟宫有侐,堂筵屹崇。灵徽匪遐,精诚感通。苾芬维时,登兹明祀。冷然云车,有来其驭。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山头兀坐已忘年,咫尺孤云两角天。但有圆明真实在,是身何往不安禅。

乾淳老人气岳岳,破冠穿履行带索。撑肠拄肚书万卷,临风欲言牙龄落。

三两信凉风,七八分圆月。愁绪到今年,又与前年别。衾单容易寒,烛暗相将灭。欲识此时情,听取鸣蛩说。

雨带苍烟,须粘残雪,几年今日秋崖。梅花篱落,不减旧情怀。更觉神仙有分,一条冰、羽客官阶。朝真外,研朱点易,风露滴松钗。蓬莱。清浅未,吾将游戏,月坞云齐。已相期汗漫,鹤蜕青鞋。一念人间尘土,为雏孙、留醉茅柴。今而后,村书杂字,尽有老生涯。

过了秦灰汉又唐,衣冠谁不是牙郎。河东柳氏何师法,奴婢犹知蹈大方。

昨日布衣行九州,今日绣衣拜冕旒。马前清道一千步,当街不敢阚高楼。

龟堂端是无能者,妄想元无一事成。最後数年尤可笑,饱餐甘寝送浮生。

苍山余雪在云端,五两摇风减晓寒。谷应笙簧成两部,日涵烟水上三竿。相逢戏事留仙传,如在英魂激壮肝。分职幽明均报国,愿神终赐免空官。

不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

闲思至道年中事,独倚左冯城外楼。目断平皋人不见,暮天无际水悠悠。

诗梦关情草满池,东皇已向岁前归。怪渠杨柳摇金未,底事漫空絮便飞。

老去无所为,结庐在竹庄。竹庄荆棘深,宿昔狐兔藏。岂无江海愿,齿发不足偿。生则居庵中,死则埋庵傍。

举世遭心使,吾师独使心。万缘冥目尽,一句不言深。野火烧禅石,残霞照栗林。秋风溪上路,终愿一相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