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荔支二首

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
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
烂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
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作品评述

《食荔支二首》是苏轼(字子瞻)创作的一首诗词,写于宋代。这首诗描绘了在丞相祠堂和将军大树旁边食用荔枝的场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
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
烂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
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诗意:
这首诗以食用荔枝的场景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夏日景象。诗中通过丞相祠堂和将军大树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庄严肃穆的环境。炎热的天空中云彩密布,火红色的太阳实在,代表着夏季的炎热和高温。而清晨的露水被称为“瑞露”,被人们当作天上的美酒。诗人运用瑞露酒的形象,将荔枝比喻为天上的美酒,突出了荔枝的珍贵和美味。

诗中出现的“烂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描绘了荔枝成熟的样子。烂紫和高红分别指的是荔枝的紫色和红色果实,紫色果实成熟得更早,红色的则成熟得更晚,不同的颜色在树上挂满了成熟的荔枝,形成了美丽的景象。而“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表达了荔枝的香甜和美味。诗人将荔枝的美味与铃声和黑衣郎联系在一起,铃声和黑衣郎在古代文化中都象征着喜庆和吉祥。

赏析:
《食荔支二首》通过描绘食用荔枝的场景,展现了夏季的炎热和荔枝的香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诗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诗意。诗人通过描述炎云骈火和瑞露酌天浆,将荔枝的美味与天上的美酒相连,突出了荔枝的珍贵和美味。同时,通过描绘荔枝成熟的样子以及分甘遍铃下的景象,给人一种丰收和喜庆的感觉。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的热情和对美食的向往,展现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感受。通过对荔枝的描绘,诗人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了一个生动而美好的夏日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夏季的炎热和荔枝的甜美,进而激发读者的味觉和想象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偶病腰疼失步伤,艰行终日坐胡床。非干骑鹤因钱重,岂是悬鱼为带长。倒屣蔡邕那敢效,休官陶令却相当。名方细检无良剂,只好频频酌酒浆。

早衰头脑已冬烘,信拙心情似苦空。僚旧姓名多健忘,家人长短总佯聋。一窗暖日棋声里,四壁寒灯药气中。晚景只消如此过,不堪拈出教儿童。

与虱都来不较多,扌暴挑筋斗太喽罗。忽然管著一篮子,有甚心情那你何。

红叶林风飒飒,苍苔径雨斑斑。人迹石边流水,樵歌鸟外青山。

青门珮兰客,淮水誓风流。名在乡书贡,心期月殿游。平沙大河急,细雨二陵秋。感此添离恨,年光不少留。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经年混蒿艾,蕴藏应待时。清香密渍沉,微风助纷披。宋玉昧秋意,乃作儿女悲。君子有所养,因君观解颐。

梦觉山雨来,万点击虚瓦。泠泠玉磬音,隳我羁枕下。回飙撼松涛,曲奏迭高雅。此身卧钧天,傲睨洞庭野。造物慰孤寂,作意为陶写。残夜破幽阒,心耳俱洒洒。清吟答洪调,勿谓和者寡。

梅雨无时下,霖淫一月余。重阴迷早晚,常课废经书。衣润无由曝,园荒亦欠锄。尧天舜日远,怀抱若为舒。

同絺入贡载遗经,分赐群臣羡水晶,涧下作醎从海产,熬波出素似天成。享神洁白惟形似,富贵珍奇以宝名,此物可方为相事,他时商鼎用调羹。

少年负豪气,乃心在有为。天下非我能,胡为久栖栖。圣贤即在上,治具皆设施。一廛为天氓,岂不乐在兹。但愿禾黍肥,富贵从此辞。雨露被乐皋,草木含华滋。一物遂生成,仰荷皇天私。努力且加外,已矣复何期。

细雨晴深小苑东,春云开气逐光风。雄儿走马神光上,静女看花佛寺中。书剑学多心欲懒,田园荒废望频空。南归路极天连海,惟有相思明月同。

小雨明复闇,余寒去又来。新苔缘砌上,残杏过篱开。垂老身余几,逢春心尚孩。江天近寒食,林外过轻雷。

古驿藏幽谷,回环乱峰稠。驿前山特秀,翠气光浮浮。晴日经短檐,奇温惊敝裘。门前万山道,过客空悠悠。忆昔庐戢黎,伐庸此淹留。山中老鹳鹤,应识旌旆愁。事去一转首,岩花几经秋。石碐与涧道,犹是曩者否。只应军旅声,长咽寒溪流。

少日同窗侣,天涯一故人。振奇风骨卓,坦率性灵真。早卜仁能寿,遥知德有邻。白头望好在,迹旷愈情亲。

溪声急。无数落花漂出。燕子分泥蜂酿蜜。迟迟艳风日。须信芳菲随失。况复佳期难必。拟把此情书万一。愁多翻阁笔。

雪入迎春鬓,茶醒学古胸。梦回霜满屋,吟到月斜钟。

偶被鸟声惊破梦,无心行到黄龙洞。道人已击晚香钟,犹有残阳在高栋。

闲中一盏瓮头春。养气又颐神。莫教大段沈醉,只好带微醺。心自适,体还淳。乐吾真。此怀何似,兀兀陶陶,太古天民。

绿林炽炎历,黄虞格有苗。沙尘惊塞外,帷幄命嫖姚。七德干戈止,三边云雾消。宝祚长无极,歌舞盛今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