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世亭诗赠任仲微

任公镇西南,尝赠绕朝策。
当时若尽用,善阵无赫赫。
凄凉十年后,邪正久已白。
却留封德彝,天意眇难测。
象贤真骥种,号诉甘百谪。
岂云报私仇,祸福指络脉。
高才食旧德,但恐里门窄。
伤心千骑归,赠印黄壤隔。
惟有亭前桧,阅世不改色。
千年与井在,记此王粲宅。

作品评述

《阅世亭诗赠任仲微》是苏轼在宋代写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任公镇西南,尝赠绕朝策。
当时若尽用,善阵无赫赫。
凄凉十年后,邪正久已白。
却留封德彝,天意眇难测。
象贤真骥种,号诉甘百谪。
岂云报私仇,祸福指络脉。
高才食旧德,但恐里门窄。
伤心千骑归,赠印黄壤隔。
惟有亭前桧,阅世不改色。
千年与井在,记此王粲宅。

诗意:
这首诗是苏轼赠送给任仲微的作品。任仲微曾镇守西南地区,苏轼曾经向他赠送过治国策略。诗中表达了对任仲微的赞赏和敬意,认为如果他当时能够充分运用这些策略,他的才能将会无人能敌。然而,时光过去了十年,正直和邪恶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命运的安排常常难以预测,虽然贤者像真正的良驹一样被培养,但他们却生活在困苦之中。诗人认为,祸福往往是由天意决定的,而不是为了报复私人恩怨或者遵循个人利益。高才能够受到旧有道德的膜拜,但可能会受到里门狭窄的限制。诗人心痛地看着千骑归来的人,却只能通过赠送印章来表达思念,因为黄土将他们隔离开来。然而,只有阅世亭前的古柏树,它不论岁月的更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千年过去了,这座井和这首诗都将记载下苏轼和任仲微的交往。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睿智的思考展示了苏轼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洞察。诗中描绘了任仲微的形象,赞扬他的才智和能力,并对他未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感到惋惜。苏轼思考了正邪之间的界限模糊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疑问和对命运的无奈。他认为高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但也可能受到狭隘的门户之限制。诗人通过描述千骑归来的伤心和赠送印章的情景,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情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最后,诗人以井和阅世亭前的古柏树作结,展示了岁月变迁中的恒久不变,以及对苏轼和任仲微之间交往的记忆和纪念。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笔触,融合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他对友情和历史的关注。它体现了苏轼的才情和对人生的洞察。诗中通过对任仲微的赞扬和对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通过描述井和阅世亭前的古柏树的恒久不变,诗人展现了对交往和友情的珍视和记忆的延续。整首诗深情而含蓄,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它展示了苏轼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欣赏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过江形胜感宗臣,暇日登临似雒滨。风景凄凉空举目,神州凋敝属何人。棠花自发青芜杳,燕子初归白屋贫。况是经过王谢宅,不堪衰草更沾巾。

毵毵绿发垂轻露,猎猎丹华动细风。恰似青童君欲会,俨然相向立庭中。

莫道梅花取次开,馨香须侍百层台。不同碧玉小家女,宝策皇妃元姓梅。

千顷芙蕖盖水平,扬州太守旧多情。画盆围处花光合,红袖传来酒令行。舞踏落晖留醉客,歌迟檀板换新声。如今寂寞西湖上,雨後无人看落英。

武夷仙伯定能诗,解赏仙人张湛词。更诵人间可哀曲,飘飘亦复动人思。

辰人只识凌刑部,不识尚书晚岁官。晚岁功名益堪纪,辰人不识坐荒寒。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望海亭前句远,蓬莱阁上诗寒。老子向来椽笔,要题吉日斯干。

乐天古律三千首,下笔当年不自休。平水儿童犹诵习,鸡林贾客亦争求。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羗蛮。山谷眇兮路漫漫。眷东顾兮但悲叹。{冥冖=宀}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眦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茍活兮无形颜。惟彼方兮远阳精。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冖=宀}{冥冖=宀}。有草木兮春

东风吹雨晚潮生,叠鼓催船镜里行。底事今年春涨小?去年曾与画桥平。

乍向红莲没,复出清蒲飏.独立何褵褷,衔鱼古查上。

炎风杂海气,暑雨每成霖。涂泥亲杖屦,苔藓渍衣襟。念近剧怀远,涉浅定知深。暗沟夜滴滴,荒庭昼霪霪。折简展离旷,理径俟招寻。处阴诚多惨,况乃触隅禽。

凿落秋江水石明,高枫老柳两滩横。君看叠巘云容变,又有中宵雨意生。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

宿鸟一枝足,争林终夜鸣。庭花当户发,江月向人明。鸟度清溪影,风回晚市声。梦中无好语,池草为谁生。

寒声萧萧霜叶秋,石路硗确穿林幽。云横远岫若平断,风约小溪如倒流。偶经名蓝亦终日,喜有胜士同兹游。移床果茗咄嗟办,曳杖欲归仍更留。

诗论心胆见天真,酒逐羁怀若有神。一夕所思惟我友,四时最乐是熙春。

万树芙蓉两蕊宫,秋风开遍水边丛。白墙遮尽红墙出,只见红墙一半红。

海上西风八月凉,乘槎亭外水茫茫。人家日暖樵渔乐,山路秋晴松柏香。隔水飞来鸿阵阔,趁潮归去橹声忙。蓬莱方丈知何处,烟浪参差在夕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