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三首

九日真佳节,年年长赋诗。
深惭鹤发老,每与菊花期。
帽落无人拾,酒狂聊自持。
丰年余社瓮,天意念衰羸。

作品评述

《九日三首》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九日这个美好的节日,以及作者对自己年老的感慨和对衰老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九日真佳节,
年年长赋诗。
深惭鹤发老,
每与菊花期。

帽落无人拾,
酒狂聊自持。
丰年余社瓮,
天意念衰羸。

诗词的中文译文:

九日是一个美好的节日,
每年都要长篇赋诗。
深感惭愧,头发已经花白老去,
每到菊花盛开之时。

帽子掉落,无人捡拾,
喝酒来狂欢,只是自我安慰。
丰收年景下,还有一口社瓮酒,
天意思念着我渐渐衰老的身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九日这个节日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年老的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九日被描绘为一个美好的节日,每年都会写长篇诗作来庆祝。这暗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

然而,作者却深感惭愧,因为自己的头发已经花白,年老的痕迹无法掩盖。每当菊花盛开的时候,作者都会感叹自己与花朵的盛放期相呼应,彼此都在经历着时光的变迁。

诗中提到帽子掉落无人拾,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人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感。酒狂聊自持,意味着作者通过饮酒来寻求一种狂欢和自我安慰的方式。

最后两句,丰年余社瓮,天意念衰羸,展现了作者对于丰收的庆幸和对天意的思考。社瓮指的是存放丰收物品的大坛子,象征着物质的富裕。然而,天意却在思念着作者逐渐衰老的身躯,意味着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充满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和感慨,通过九日这个节日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自身衰老的接受与反思。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昭王已死燕台废,珠玉无端尽属郎。黄鹤孤飞千里志,不须悲愤托秦筝。

天竺山前昔据鞍,帽峨高屋古袍宽。发虽经旧十分白,心有忧时一寸丹。云路正看鸣剑履,君门可早挂衣冠。为公试草芗林传,归日来幼九畹兰。

别后知君在楚城,扬州寺里觅君名。西江水阔吴山远,却打船头向北行。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渴多逢美酒,病后遇良医。

身閒日日日高眠,疏牖开於叠嶂边。巨竹拂云知地力,细泉鸣玉自天然。墙头卢橘金丸重,篱角杨梅火齐圆。只与禽猿同此乐,莫教马迹到门前。

粉身免泛杯中物,并驾容陪陇首花。況耐岁寒双干在,周旋三益羡君家。

酒醒兴未已,诗成吟不休。一凉风满座,半夜月明楼。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州。故人何处在,谁作置书邮。

故国无心渡海潮,老禅方丈倚中条。夜深雨绝松堂静,一点山萤照寂寥。

谁扶璧月上天端,雪魄扬辉桂影寒。照见群仙拥仙伯,嫦娥定复转头看。

早稻如倒戈,十穗八九折。晚稻不及秀,日炙根土烈。踏车激湖水,车众湖欲竭。得泉如沸汤,旱土湿未彻。老农祝天工,叩额眼垂血。游云不作雨,风至辄散灭。昊天未悔祸,牲玉无徒设。谁能缚妖魃,敕起龙泼刺。

今年畚锸弃春耕,折苇枯荷绕坏城。白鸟自多人自少,污泥终浊水终清。沙场旗鼓千人集,渔户风烟一笛横。惟有鸣鸱古祠柏,对人犹是向时情。

有梅横石涧,庾岭树还同。名更因诗重,心常与月通。期君坚老节,愧我作颓翁。此去天风便,吹归馆阁中。

梅福仙游井汲枯,而今云水稳禅蒲。青原门下藏麟角,黄蘗床头捋虎须。学子柏庭寒立雪,檀家饭甑软炊珠。乞归将意丛林暖,松食荷衣良槁癯。

花柳依然弄晚风,才郎袖手去无踪。不知郿坞金多少,争似卢门席不重。

纷纷竹帛传,浩浩金石刻。沦亡已无限,存亦谁爱惜。如何伏羲氏,文字二三画。姬孔岂不圣,用以演周易。

去年已负海棠期,今岁还当卧病时。造物小儿应见相,恐余无此看花时。

公之还,谓常还兮,独不谓公害。著儒冠,学其籋矣,于圣这关。仁其簉矣,于鼂之耑。孰驱我牡,兀淛之湍。孰驾我熊,兀桂之岏。交中互外,迭来更繁。壹心苦力,几暑且寒。于何景远,于此怀安。四三皇王,效何当完。九八元凯,志若为阑。斯梦斯环兮,隮我阊阖之间兮。公之还,谓

不向烟波狎钓舟,强亲文墨事儒丘。长安十二槐花陌,曾负秋风多少秋。

北望宫墙树万年,九霄云退湛秋泉。坐间星斗悬吟次,梦里江湖在目前。月缓粉闱添皓色,更长红烛灭青烟。中郎心计元无敌,更向风骚擅将权。

枫老丹成叶,芦轻雪作花。晚风何处备,疏柳欲栖鸦。绝壁生虚霭,晴天点片霞。莫教残酒醒,客里易思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