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天柘枝

柘枝本出楚王家,玉面添娇舞态奢。
松鬓改梳鸾凤髻,新衫别织斗鸡纱。
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
画筵曲罢辞归去,便随王母上烟霞。

作品评述

《和乐天柘枝》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女子身着华丽的衣裳,神态傲然地跳着舞蹈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是:柘枝是楚王家的特产,玉面的女子展现出奢华的舞姿。松鬓上的头发被梳成了鸾凤髻,穿着新织的斗鸡纱衣裳。鼓声催促下,她的腰身柔软,汗水湿透了罗衣,宛如雨点洒满花朵。舞曲终了,她告别画筵,随着王母上升到烟霞之间。

诗意:诗人以华丽的词藻描绘了一位女子舞蹈的场景,表现出丰富的画面感。诗中的女子着装华丽,舞姿婀娜,展示出高贵和傲人的气质。舞者的身姿和衣装,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她的优雅和美丽。诗中描述了她的柔软的腰身和沁湿了衣裳的身体,增加了诗词的细腻感。最后,她离开了人间,随着王母上升到烟霞之间,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赏析:诗词运用了华丽的描写手法,展示了女子舞者的美丽和婀娜动人的舞姿。同时,通过描述舞者的细节和情感变化,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她的优雅和风姿。整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韵律感,给读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该诗以艳丽的形象和华丽的描写表现了唐代女性的美、婀娜和高贵,同时也承载了作者对这一华美场景的细腻描绘和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推荐

秀溪何处好?腊尾与春初。山色梅边净,人家竹里居。先生来得得,一笑意舒舒。归路无灯火,冰轮挂岭隅。

万叶红绡剪尽春,丹青任写不如真。风光九十无多日,难惜尊前折赠人。

日转庭槐影渐移,重门复屋传呼迟。不如拂袖穿云去,说与落花流水知。

燕堂遗址压西州,剪径扪萝出石头。老木駸駸太相逼,连冈衮衮欲东流。歌钟谁话前朝事,风雨魂惊别夜游。梦境浮生更多病,结茅归老信悠悠。

朔风吹不尽,颢气入无间。市井人喧息,江湖鸟翼顽。酒边惊晚岁,吟外失群山。温室便高卧,明朝任塞关。

方暑储曲糵,及秋舂秫稻。甘泉汲桐柏,火候问邻媪。唧唧鸣瓮盎,暾暾化梨枣。一拨欣已熟,急搊嫌不早。病色变渥丹,羸躯惊醉倒。子云多交游,好事时相造。嗣宗尚出仕,兵厨可常到。嗟我老杜门,奈此平生好。未出禁酒国,耻为瓮间盗。一醉汁滓空,入腹谁复告。

祀惟古典,食乃民天。歆兹洁祀,以应祈年。

游人不是上坟回,便是清湍褉事来。最苦相逢无处避,天禧寺及雨花台。

旭日千万峰,白云三四朵。一笑山容开,独自松下坐。暴流天上来,飞花面前堕。此时中观成,无物亦无我。

背日西来眼界明,隔溪遥见梵王城。旌旗夹道蔽山影,笳鼓入林闻谷声。青鸟向人疑有意,白云迎客不无情。夕阳临水共归去,明日纷纷尘事生。

掘兰宫里数名郎,好是乘轺出帝乡。两度还家还未有,别论光彩向冠裳。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功名有天命,美好无定姿。云梦未足吞,聊可巢一枝。同时金门士,文学多瑰奇。幞被向淮海,酣放遽尔为。车盖岂不荣,野马不受羁。

连雨催寒黄着苔,纷然枯叶拥闲阶。了无春意到梅萼,只有瑞香先腊开。

笋舆摇兀去程赊,岭路羊肠狭且斜。只见万山迷眼界,正无多地看人家。当庭锄土栽桑柘,成级开田种麦麻。可喜此邦皆务实,学儒学稼是生涯。

香雾漫空玉作尘,五龙双凤细扶轮。君王不得须臾语,只有轮台哀痛身。

临水一太息,解舟当落晖。上楼人已远,极目鸟空飞。荆楚时方晏,江湖客未归。定知吟忆处,林外月光微。

剩喜秋风起,空庭老树间。夜凉瞻北斗,晨爽对南山。□□黄花近,今年白羽閒。未妨缺耕敛,尚觉老躯顽。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清禁传呼近,红云拥紫皇。菖花浮九醖,请祝寿无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