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鼐的《铜鼓歌》
拼音和注音
dòng xī chūn qiū huì , qí bào jìn jī tú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原诗
蛮夷作铜鼓,岂欲遗中原。
酋豪势有衰,守器非子孙。
想其鼓橐初,巨电流山樊。
范金当冒鼍,积环固无痕。
峒溪春秋会,祈报进鸡豚。
声振歌舞中,斑衣伏尻臀。
一如沅湘俗,会鼓迎东暾。
一旦敢旅距,跳梁集猱猿。
边徼有骇鼓,使我吏士奔。
今日幸清晏,博古收彝尊。
旁及异方物,设虡陈阶轩。
丸隤中严节,参挝有吏裈。
宴集杂是鼓,镗鞈訇雷门。
道隆舞僸佅,世乱糅羌浑。
所愿张祝守,抚怀兼威恩。
考击聊自娱,终不禁塞垣。
毋致马伏波,矍铄居军屯。
嗟彼铜马式,不若下泽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