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邓剡的《满江红》
拼音和注音
wáng mǔ xiān táo , qīn céng zuì 、 jiǔ zhòng chūn sè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仙桃:1.神话传说中供西王母等仙人食用的桃。《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西游记》第五回:“我等不是妖怪,乃王母娘娘差来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开宝阁,做‘蟠桃胜会’。”2.泛称桃树或桃实。唐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3.称禁苑中的桃。唐杜甫《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春色:(名)①春天的景色;春光:~满园|~撩人。②指酒后脸上泛红或脸上呈现的喜色:他喝得尽兴,脸上已有~。
九重:1.指天门;天。2.指帝王。3.指皇位。4.指宫禁,朝廷。5.指宫门。6.九层;九道。7.泛指多层。
王母:祖母。称上古时代的女首领。鸟名。神话传说中一个地位崇高的女神。
邓剡
邓剡(1232-1303),字光荐,又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邓家村)。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词作家,第一个为文天祥作传的人。他与文天祥、刘辰翁是白鹭洲书院的同学。
原诗
王母仙桃,亲曾醉、九重春色。谁信道、鹿衔花去,浪翻鳌阙。眉锁娇娥山宛转,髻梳堕马云欹侧。恨风沙、吹透汉宫衣,余香歇。霓裳散,庭花灭。昭阳燕,应难说。想春深铜雀,梦残啼血。空有琵琶传出塞,更无环佩鸣归月。又争知、有客夜悲歌,壶敲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