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品评述

《游子吟》作品评述:【注解】: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韵译】: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评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引自"超纯斋诗词" 翻译、评析:刘建勋A TRAVELLER'S SONGThe thread in the hands of a fond-hearted motherMakes clothes for the body of her wayward boy;Carefully she sews and thoroughly she mends,Dreading the delays that will keep him late from home.But how much love has the inch-long grassFor three spring months of the light of the sun?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左成文) le_cha诗词大全

作者介绍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裴回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余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余庆镇兴元,奏为参谋,卒,张籍私谥曰贞曜先生。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山坂萦纡道阻长,数程行处尚相望。晨装方指南高外,宿馆还趋北斗方。既乏远谋惭肉食,空将衰鬓冒寒霜。却寻十载曾行地,风物依然土境荒。

乐府

竹间固无锁,俗客自不开。而欲挟彼态,使我变所怀。乡原善同俗,於德则有乖。乃知违世人,所贵在幽栖。客有爱我甚,命驾来冲泥。怜我与俗异,欲我与世谐。甚知客言是,甚知余心迷。渊明饮酒诗,赓以遗客回。

乐府

朔风吹冷裂窗纱,重把罗帏绣幕遮。青女先将霜起早,素娥始放雪飞花。

乐府

参差帘影晨光动。露桃雨柳矜新宠。闲愁多仗酒驱除,春思不禁花从臾。倚楼听彻单于弄。却忆旧欢空有梦。当时误入饮牛津,何处重寻闻犬洞。

乐府

涂堂上,三鼓方醒。国华赋词留别,席上和韵。青涂,端仁堂名也宿酒醒时,算只有、清愁而已。人正在、青涂堂上,月华如洗。纸帐梅花归梦觉,莼羹鲈鲙秋风起。问人生、得意几何时,吾归矣。君若问,相思事。料长在,歌声里。这情怀只是,中年如此。明月何妨千里隔,顾君与我何如

乐府

溪翁昨晚步天津,步到天津伫立频。洛水只闻煎去棹,西风唯解促行人。山川惨淡笼寒雨,楼观参差锁暮云。此景分明谁会得,欲霜时候雁来宾。

乐府

为重南台客,朝朝会鲁儒。暄风众木变,清景片云无。峰翠飘檐下,溪光照座隅。不将簪艾隔,知与道情俱。

乐府

杨氏昔为我,老子实似子。墨氏昔兼爱,释迦亦如之。孟子辟杨墨,有功此一时。似仁与似义,暗传匪明垂。梵语东汉译,玄门西晋师。迄为万世害,三教乃并驰。独一韩文公,张我正正旗。濂洛有诸老,此盛彼遂衰。

乐府

小雨崇朝过,深秋薄海清。故人期不至,乔木眼偏明。欲往还何日,堪论久此情。侯芭幸无恙,应就太玄名。

乐府

谁凿云根清气泄,混混源泉流不竭。味极太古比龙涎,饮之令人骨清彻。父老为云有葛仙,丹成此地经多年。寂寞烟霞洞云静,惟留斯迹令人传。

乐府

流滞江边鬓已霜,又闻春鸟啅朝阳。他时北去怀陈迹,寒竹疏梅黄土冈。

乐府

八月小春天,如人强少年。偷生诚有谓,却老固无缘。既有神仙术,能回草木妍。安知太平日,不得似尧夫。

乐府

日南椰子树,香袅出风尘。丛生调木首,圆实槟榔身。玉房九霄露,碧叶四时春。不及涂林果,移根随汉臣。

乐府

独住三峰下,年深学炼丹。一间松叶屋,数片石花冠。酒待山中饮,琴将洞口弹。开门移远竹,剪草出幽兰。荒壁通泉架,晴崖晒药坛。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

乐府

汉家仍用武,才子晚成名。惆怅江陵去,谁知魏阙情。碧云愁楚水,春酒醉宜城。定想褰帷政,还闻坐啸声。

乐府

柳外秋风起御河,京华客子意如何。伎同北郭知应滥,俸比东方愧已多。梁寺钟来残月落,汉宫砧断早鸿过。不材幸得同趋阙,几度珊珊候晓珂。

乐府

杨柳飞时春睡浓,老夫无力看春红。一杯径尽卧禅榻,高下任意吹花风。

乐府

早稻如倒戈,十穗八九折。晚稻不及秀,日炙根土烈。踏车激湖水,车众湖欲竭。得泉如沸汤,旱土湿未彻。老农祝天工,叩额眼垂血。游云不作雨,风至辄散灭。昊天未悔祸,牲玉无徒设。谁能缚妖魃,敕起龙泼刺。

乐府

逼脸横颐咽复匀,也曾谗毁也伤神。自从鲁国潸然后,不是奸人即妇人。

乐府

江城炎燥无风,忽有甘泉药病翁。篇酌一家俱满腹,劳人堪傲赞皇公。

乐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