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山图

当时齐映为州日,从此山因姓得名。
却自牧之赋诗后,每逢秋至菊含情。
行寻古洞诸峰峭,坐看寒溪数曲清。
梦到亦须尘虑息,那堪图画入神京。

作品评述

《齐山图》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吴中复。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齐山的深情表达。

中文译文:
当时齐映为州日,
从此山因姓得名。
却自牧之赋诗后,
每逢秋至菊含情。
行寻古洞诸峰峭,
坐看寒溪数曲清。
梦到亦须尘虑息,
那堪图画入神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齐山的感慨和思绪,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追求。

首先,诗人提到齐山是州日,说明这是一个受人景仰的地方。然后,诗人指出齐山因为他的姓而得名,表达了诗人与这片山水之间的特殊联系。

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曾经在山上牧羊时写过诗,每逢秋季来临,他就会想起秋菊,那种情感由内而发,深深地悠长。

诗人游历山中,寻找古代洞穴和险峻的山峰,感叹它们的壮丽和雄伟。而在山边坐下,享受寒溪流淌的清澈,品味其清幽惬意。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绘画的思考,他认为即使是梦境中也应该放下尘虑,才能真正进入艺术的境界,入神于画之中。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艺术和精神世界的思考和追求,展现了他对山水和艺术的共鸣和敬畏。

诗词推荐

老人登山汗如濯,到山困卧呼不觉。觉来五鼓日三竿,始信孤云天一握。(古语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平生未省出艰险,两足惯曾行荦确。含晖亭上望东溟,凌霄峰头挹南岳。共爱丝杉翠丝乱,谁见玉芝红玉琢。白云何事自来往,明月长圆无晦朔。(山有白云峰、明月庵。)冢上鸡鸣

青阳节谢,朱明候改。靡草凋华,含桃流彩。簴列钟磬,筵陈脯醢。乐以迎神,神其如在。

岸容山意,随春好,人在春风独立。立尽闲云来又去,目断一天红日。岂不怀归,于焉信宿,此意无人识。只看鬓发,丝丝都为人白。风露正满人间,__睡息,浑不知南北。要上南山披荟蔚,谁是同心相觅。天运无穷,事机难料,只有储才急。愿公寿考,养成元_人物。

灵兮安留,烟燎既升。有硕其牲,有俎斯承。匪牲则硕,我德惟声。缓节安歌,庶几是听。

落日投村戍,愁生为客途。寒山晴后绿,秋月夜来孤。橘树千株在,渔家一半无。自知风水静,舟系岸边芦。

一片东篱菊,凄凉风雨边。花虽黄似旧,发更白于前。把酒伤今日,登高忆去年。渊明曾作令,相对亦无钱。

碧瓦朱楹白昼闲,金衣宝扇晓风寒。摩云观阁高如许,长对河流出断山。

吏散重门掩,僧来闭阁闲。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草长风光里,莺喧静默间。芳辰不可住,惆怅暮禽还。

客行天地中,嵩峰何突兀。鸟道阻且修,马烦行复歇。一入玉女窗,便觉幽兴发。好鸟鸣嘤嘤,细草乱如发。石城荫青松,琼壁白喷雪。中有神圣居,飞甍半摧折。宝绘翳苔莓,古碑字亦灭。莫辩千载事,焉能踏仙辙。徒有感慨怀,脉脉泪不绝。

楼外春风桃李阴。记一笑千金。翠眉山敛眼波侵。情滴滴、怨深深。当初见了,而今别后,算此恨难禁。与其向后两关心。又何似、□而今。

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鸣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移花新了诏书来,似负迎春著意栽。桃李我公天下满,不须偏待此中开。

满眼生花雪满颠,者稀又过四双年。谁知病脚妨行步,只见端居道坐禅。随扇几旁犹嬾拾,捡书窗丁更能前。世人总羡飞仙侣,我羡行人便是仙。

我亦知吾生有涯,长将病骨抵风沙。天寒短日仍为客,酒暖长亭未是家。又若征夫催去去,更甘飞雨故斜斜。旧闻行路令人老,便恐霜毛一半加。

色如姑射未全真,消得新诗脍炙人。冰不待藏须洁齿,冻何须解要濡唇。烹茶尚有虀监味,食蘖难夸麴米春。胜欲清凉非内热,不庆宴赏羡诸臣。

肃萧而秋,万化潜收。英英而春,群彙舒伸。天地之间谁造物,枢机之发是何人。

拙宦从江左,投荒更海边。山将孤屿近,水共恶谿连。地湿梅多雨,潭蒸竹起烟。未应悲晚发,炎瘴苦华年。

更阑人静,正满天晴露,半庭斜月。时见飞萤三四点,树影依稀相隔。暗地偷月,微形自照,冷焰明还灭。有时分乱,残星流下天阙。应念造物多情,翻腾变化,腐草还成物。多少黄萎随土壤,争似超然飞越。我正清贫,寒窗寂寞,赖尔成勋业。案头乾死,也胜零落霜雪。

仪真来往几经来,风物淮南第一州。山势北来开壮观,大江东下峙危楼。沙头飘缈千家市,橹尾连翩万斛舟。去去烦君问耆老,几人犹得守林丘。

天下不用车,人人乘马驰。王良虽善御,揽辔欲从谁。汉武伐大宛,杀人若京坻。孝文却走马,独行先安之。万物命在天,取舍各有时。阴阳更用事,冬暖岂所宜。卞氏强献玉,两刖亦已痴。幸终遇良工,已剖得不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