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庵

自家汗气不曾觉,只未曾开人已知。
熏出苏州二石佛,一人掩鼻一攒眉。

作品评述

《臭庵》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对"臭庵"这个主题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感悟和对世俗之事的淡泊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自家汗气不曾觉,
只未曾开人已知。
熏出苏州二石佛,
一人掩鼻一攒眉。

诗意和赏析:
《臭庵》这首诗的意境以一座名为"臭庵"的地方为背景,描绘了作者的身世和处境。首句"自家汗气不曾觉,只未曾开人已知"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清贫和朴素的生活方式。他并不自觉地散发着汗气,自己却未曾察觉,只有别人在他未开口之前就已经嗅到了。这种描写以微妙的方式展现了作者的谦逊和对自然的敬畏。

接下来的两句"熏出苏州二石佛,一人掩鼻一攒眉"则是对臭味的形象化描绘。"苏州二石佛"指的是苏州著名的石刻佛像,而这里作者将臭味与佛像相联系。诗中的"一人掩鼻一攒眉"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臭味的厌恶和避讳之情。通过将"臭庵"与高雅的佛像作对比,作者表达了对世俗欲望和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清静、贫困的庵堂,以及作者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心境。这种清雅的写作风格和意境给人以深思和启迪,使人们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人生价值。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客中得君来,念我忘逼仄。君行竟先我,未免为此别。自怜性多忤,每负朋友责。如何君父子,相与独无隙。

客车来不息,辙迹自成沟。莫怪慵登寺,犹宜常举头。独游知忆弟,望远胜登楼。处处题诗遍,篇篇谁为收。

去岁书来欲解麾,数行遗墨半倾欹。斑衣不遂娱亲志,白发因吟哭子诗。让枣犹如前日事,摘瓜空抱暮年悲。情知衰泪无堪滴,原上寒笳苦死吹。

寥落故人宅,今来身已亡。古苔封墨沼,深竹映书堂。秋色池馆静,雨声云水凉。无因展交道,日暮剖心肠。

一别东林三度春,每春常似忆情亲。头陀会里为逋客,供奉班中作老臣。清净久辞香火伴,尘劳难索幻泡身。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江出新安见底清,黄山高势碧峥嵘。袴襦会遣民皆有,枹鼓悬应夜不鸣。蜡屐未须怀别墅,虎符今喜得名城。他时一榻容徐穉,端共舆人乐政成。

高秋苏病气,白发自能梳。药饵憎加减,门庭闷扫除。杖藜还客拜,爱竹遣儿书。十月江平稳,轻舟进所如。

冲冲行路自多岐,已踏归途尚虑非。迄犬只知人是盗,不知人亦夜来归。

春情缘雨复缘晴,晴即閒行雨即吟。花好满园看未过,出墙邻对又开心。

上彻炼丹峰,求玄意未穷。古坛青草合,往事白云空。仙境日月外,帝乡烟雾中。人间足烦暑,欲去恋松风。

玉垒云浮五十秋,关西虓将勇无俦。三吴甑堕犹坚守,八柱唇亡不耐愁。沪水捷收劳骠褭,夔门机伏失兜鍪。吾君不负吾宁死,遗恨谁怜快敌雠。

蓼矶枫渚故离宫,一曲清涟九里宫。纵有暑光无著处,青山环水水浮空。

春雨如烟又若丝,晓来昏处晚晴时。仙人掌上芙蓉沼,柱史关西松柏祠。几许岁华销道路,无穷王事系戎师。回瞻二妙非吾侣,日对三峰自有期。

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飞絮满天人去远,东风无力系春心。

五朝际遇诸家少,四叶封崇一品荣。不似莺花贵公子,宛然萤雪老书生。交游绿野旧宾客,濡染沧洲贤父兄。吾老埋辞失之约,馀哀翻入薤歌声。

薛承弧矢射芳晨,三纪风光又一春。深喜团圞娱父母,何当合沓燕宾亲。百年好共成门户,千万宁忧欠宅邻。满酌期兄增壮志,相携平步上星辰。

未识都知面,频输复分钱。苦心事笔砚,得志助花钿。徒步求秋赋,持杯给暮饘。力微多谢病,非不奉同年。

独绕栏干正惜春,不堪西望陇头云。弄烟细柳才三尺,著地残花厚一分。梁苑草深平似熨,秦关山暖翠如薰。骑鲸李白时过我,未引金尊先说君。

蛮藤编箧自番禺,锦袋罗囊尽不如。乞与扬州贮诗草,行春谁怕雨随车。

凭栏试觅红楼句,听考考、城头暮鼓。数骑翩翩度孤戍。尽雕弓白羽。平生正被儒冠误。待闲看、将军射虎。朱槛潇潇过微雨。送斜阳西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