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都无宠辱惊,静中时见古今情。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偶作(其三)》

出自宋辛弃疾的《偶作(其三)》

拼音和注音

lǎo qù dōu wú chǒng rǔ jīng , jìng zhōng shí jiàn gǔ jīn q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古今:古代和现代。

宠辱:荣宠与耻辱。

中时:午时。不好也不坏的时机。古代以春、夏、秋、冬四时配木、火、金、水四行,另分立秋前十八日配土,名为“中央时”,简称“中时”。后因以泛指夏末。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原诗

老去都无宠辱惊,静中时见古今情。

大凡物必有终始,岂有人能脱死生。

日月相催飞似箭,阴阳为寇惨于兵。

此身果欲参天地,且读中庸尽至诚。

诗词推荐

经时不到紫云溪,新笋烂斑青玉枝。生怪南山恶风雨,夜来长得碧龙儿。

恃险不能久,六朝今已亡。山形象龙虎,宫地牧牛羊。江上鸥无数,城中草自长。临流邀月饮,莫挂一毫芒。

雨过山林近暮钟,片怀寂寂对孤松。夜深笛怨梅花落,月照人间睡正浓。

挽袖推腰踏破绅,旧闻携手上天门。相逢应觉声容似,欲话先惊岁月奔。新学已皆従许子,诸生犹自畏何蕃。殿庐直宿真如梦,犹记忧时策万言。(顿君及第时,余为殿试编排官,见其答策语颇直。其后与子由试举人西京,既罢,同登嵩山绝顶。尝见其唱酬诗十余首,顿诗中及之。)十二东

昨夜湔裙罢,今日意钱回。粉墙正亚朱户,其外有铜街。百丈同心彩索,一寸双文画板,风飐绣旗开。低约腰间素,小摘鬓边牌。翩然上,掠绿草,拂苍苔。粉裙欲起未起,弄影惜身材。忽趁临风回鹘,快作点波新燕,糁落一庭梅。向晚半轮玉,隐隐照遗钗。

兀兀蘧蘧也大奇,眼花花处蝶飞飞。先生饱惯人间事,只麽残年是解围。

昔陪画省对春菲,今日逢春未得归。灼灼海棠谁复折,差差燕子又还飞。清尊须惜良辰共,白发俄惊万事非。昨夜淮出好风月,为君中夕促瑶徽。

一片灵台月,圆明适中规。谁知相对者,曾悟未磨时。去垢元来净,观空了不疑。水边閒独立,照见白须眉。

泽国思归咏采兰,束书携剑出长安。天涯朝暮倚门望,岁晏风霜行路难。闽岭夕岚乡树老,楚江寒浪客衣单。岩前旧勒移文处,到日重须拂藓看。

君不见书生镌羌勒兵人,羌来薄城束缚急。蜡丸飞出辞大家,帐下健儿纷雨位。凿沙到石终无水,扰扰万人如渴蚁。挽絙窃出两将军,敌箭随来风掠耳。道傍神马白雪毛,噤口不嘶深夜逃。忽闻汉语米脂下,黑雾压城风怒号。脱身归来对刀笔,短衣射虎朝朝出。自椎杂宝涂箭创,心折骨惊如

孤竹二君子,圣人知独清。但将奇节并,何用首阳名。

昆冈片玉火中润,碧落孤蟾水底圆。一念翛然无异色,任从沧海变桑田。

绿发临边固已奇,不应憔悴客京师。极知自有封侯骨,但要无忘耕垄时。意气覆毡书捷布,风流横槊赋新诗。平生每恨相从少,满眼关山又语离。

败荷枯苇一方池,溪上鵁鶄坐得知。何事月寒风露下,挛拳孤影在风枝。

碧海鲸鱼快一逢,不为夜雨泣秋虫。神交已极天人际,玉立仍馀国士风。故垒山川成旧恨,今年桃李着新功。却应袖取经纶手,留待君王复沛丰。

曳杖惊林鹊,投竿罥涧花。若非诗满卷,只道梦还家。开士分朝饭,邻翁唤午茶。悠然吾事足,归路并山斜。

短褐财遮骭,孤烟仅续炊。久穷方有味,古语不吾欺。坚坐忘昏旦,残年迫耄期。尚余书满屋,手校付吾儿。

有竹似吾家,无梅觉欠花。移将香索莫,来伴绿交加。好事适馈酒,诗情仍得茶。相过况非远,胜处莫令赊。

忆昨南徐官舍东,江心遥夜与君同。重看焦岭终宵月,却话松寥彻晓风。病眼向梅空脉脉,旅愁兼雪太匆匆。可怜襆被寻君处,暝雨寒烟野寺中。

今日乐上乐,相从步云衢。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鲤鱼。青龙前铺席,白虎持榼壶。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妲娥垂明珰,织女奉瑛琚。苍霞扬东讴,清风流西歈。垂露成帏幄,奔星扶轮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