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

竹满檐楹草满除,青山应属野人居。
未春预借看花骑,欲雨先征种树书。
石鼎香酣吟懒后,瓦铛茶熟梦回初。
半生消受清闲福,一任人嗔礼法疏。

作品评述

《闲居》是明代徐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满檐楹草满除,
青山应属野人居。
未春预借看花骑,
欲雨先征种树书。
石鼎香酣吟懒后,
瓦铛茶熟梦回初。
半生消受清闲福,
一任人嗔礼法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徐勃的闲居生活。他的屋檐下长满了竹子,庭院里的草木被他悉心整理。他的住所位于青山之间,适合野居的环境。尽管还没有到春天,他已经预先骑马去欣赏花朵的美丽。他提前准备种植树木,为即将到来的雨水做准备,并且在书本上记录下这些事情。在享用香茶之后,他懒散地吟诗作对,仿佛是在香熟的美食和悠闲的梦境中回到了最初的时光。他过了一半的人生,消受着宁静闲适的福分,不去计较他人的责备,礼法对他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闲居生活,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在、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诗中的竹子、草木、青山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宜居的环境,与野人居住的意象相呼应。作者把对自然的感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以种植树木的方式与自然互动,表达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的后半部分则展现了作者对享受生活的态度。他在石鼎上品味香茗,吟诗作对,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他不拘泥于世俗的礼法规范,宁愿保持清闲的福分,不顾他人的责备。这种心态表达了对自由自在、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词在简洁明了的语言中,通过对自然、生活和心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境界。

诗词推荐

木落孤城迥,苔封古寺深。结庐依近地,隐几惬幽心。细草秋仍绿,修篁晚更阴。红尘门外路,六辔漫如琴。

饭罢令人唤小童,敢烦捉耳为开蒙。芎茶不用焦汤点,纸被还将艳火烘。醉欲伴眠当倩月,热求挥汗合邀风。它时我建青油幕,廉汝封侯学卫公。

总是吾家入道门,无说说中闻不闻。步步透关田地稳,须弥{左足右孛}跳撞昆仑。

宗工天下宝,归葬国西原。野阔箫声苦,云愁旐影昏。如存三事礼,不返九京魂。河海空成泪,难酬国士恩。

不假施朱,鹤翎初试轻红亚。为栽堂下。更咏樵人画。绿叶青枝,辨认诗亏价。休催也。忍寒郊野。留待东坡马。

前年买南,园本为一亩竹。稍去千百竿,欲广西南屋。本心初不尔,百口居未足。黾勉斤斧余,惭愧琅玕绿。东园有余地,补种何年复。凛凛岁寒姿,余木非此族。

莱子杯盘别样香,春浮亲面日相羊。老夫底幸沾馀沥,却笑无鱼客孟尝。

长随书与棋,贫亦久藏之。碧玉琢为轸,黄金拍作徽。典多因待客,弹少为求知。近日僮奴恶,须防煮鹤时。

利名场上没萦牵。人我丛中绝焰烟。举意游山山岭上,兴心乐水水云边。往来飘逸孤如鹤,去住安闲静似蝉。据此逍遥能有几,从教人道活神

弟子已攀桂,先生犹卧云。(寄李频及第,见《鉴戒录》)把得新诗草里论。(干师徐凝,常刺凝云云,反语为村里老也)枯井夜闻邻果落,废巢寒见别禽来。(贻天目中峰客,以上见《纪事》)

举网惊呼得巨鱼,馋涎不易忍流酥。更烦赤脚长须老,来趁西风十幅蒲。

二月初五,群花竞吐。或逞夭红,或夸雅素。月下精神,风前态度,明明祖意无回互。堪悲堪笑老灵云,错认桃花作眼睛,至今犹自不惺惺。

高荷不受雨,倾泻与低荷。低荷强自持,聚雨倾入波。朝雨尚滴沥,晚雨忽滂沱。临池卧以听,雨声静中多。两耳本自清,奈此荷叶何。

洞户夜帘卷,华堂秋簟清。萤飞过池影,蛩思绕阶声。老枕知将雨,高窗报欲明。何人谙此景,远问白先生。

天上仙人亦读书。风麟形相不枯 。十年傲雪气凌虚。谁道邺侯功业晚,莫教文举酒樽疏。他年玉颊秀芙蕖。

池残寥落水,窗下悠扬日。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下有独立人,年来四十一。

故人怜一老,辍食寄三山。厚味非贫具,先尝愧客闲。甘酸俱可口,衰白不宜颜。句妙那能继,情深未觉悭。

薄云敛微雨,返照涵空烟。黄葵间红蓼,烂若濯锦鲜。老侧无欢,坐为忧所缠。自恨非松乔,不能还少年。援琴写此曲,曲尽心茫然。

带绶别乡亲,东为千里人。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野戍云藏火,军城树拥尘。少年何所重,才子又清贫。

已报行营入,犹夸僭垒坚。何曾陵谷变,但见市朝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