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至七字诗

竹。
临池,似玉。
裛露静,和烟绿。
抱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作品评述

诗词:《一字至七字诗·竹》

竹生在临池之旁,像白玉般的清瘦。
裛露而静,与烟一起呈现出翠绿的色彩。
它包裹着节,不轻易改变,坚守着内心的纯洁。
在渭曲地区种植的竹子特别多,但是王家还是觉得不够看。
仙杖也被竹子惊为龙,美实应该像凤一样成熟。
只是愁人吹响竹笛时那别离的声音,让人回头看着驾着骖马快速跑进战阵。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描写竹子的形象和特质,抒发了作者对竹子的赞美和思考。

诗中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绘竹子,比如“临池”,“似玉”,“裛露静”,“和烟绿”,使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竹子清瘦、洁白、幽静、翠绿的形象。

表达了竹子“抱节宁改,贞心自束”的特质,竹子坚守自己的本性,不易改变。这种坚持和纯洁的品质使作者感到敬佩。

作者还提到在渭曲地区种植的竹子很多,但王家还是觉得不够看,说明了竹子的价值和美的表达。

最后,作者以“仙杖”比喻竹子,喻示竹子的高贵和神秘。竹子成熟时,就如同凤一样宝贵,具有美实。而吹响的竹笛声,则带有别离和伤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形象和特点,流露出作者对竹子的赞美之情。通过竹子和仙杖的比喻,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竹子的向往和渴望,以及思考人生中的离别和快速的变化。

诗词推荐

深红数点吹花絮。又燕子、飞来语。远水平芜春欲暮。年年长是,清明时候,故遣人憔悴。竹鸡啼罢山村雨。正寥落、无情绪。猛省从前多少事。绿杨堤上,楼台如画,此景今何处。

仙掌峰边仙浴堂,泉声戛戛漱琳琅。流从六曲滩头去,犹带落花风里香。

锦鳞绣羽。难传愁态颦妩。岸草际天,云影垂絮。人何许。谩并栏倚柱。烟光暮。怅榆钱满路。送春_酒。欢期幽会希遇。彩箫凤侣。回首分携处。双脸吹愁雨。无限语。再见时记否。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

才到松陵即是家,便须洗盏泛流霞。软红尘里风波恶,不似江舻与海槎。

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江城带素月,况乃清夜起。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水。玉杯久寂寞,金管迷宫徵。勿云听者疲,愚智心尽死。古来杰出士,岂待一知己。吾闻昔秦青,倾侧天下耳。

去年北风吹瓦裂,墙头老树冻欲折。苍叶蔽屈忽扶疏,野禽从此相与居。禽鸣无时不可数,雌雄各自应律吕。我床拨书当午眠,能惊我眠聒我语。古诗鸟鸣山更幽,我念不若鸣声收。但忧此物一朝去,狂风还来欺老树。

金刀翦轻云,盘用黄金缕。装束赵飞燕,教来掌上舞。舞罢飞燕死,片片随风去。

衰病苦无悰,偃仰以终日。少间步东园,愈使我心怵。名芳扫迹空,野草争头出。无力事耘耛,长吁返蓬室。

五十一年前素昧,相逢元是镜中人。他时鹤发鸡皮样,却道今番画未真。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销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暮云千万重,寒梦家乡远。愁见越溪娘,镜里梅花面。醉情啼枕冰,往事分钗燕。三月灞陵桥,心翦东风乱。

华裾绿发等青春,诗似机云定后身。家学乃翁真具眼,祖风当代岂凡人。字中仙爪便搔痒,句里灵犀解辟尘。万壑争流君看取,西兴从此是通津。

屡废招呼定可人,岂嫌昏暮叩门频。不来醉我倾家酿,反更分渠饤坐珍。

客路柳条拂露,官河荇带牵风。渔艇横浮萍绿,酒旗斜映桃红。

江边缆舟石,缆解不留痕。长恨芜萍草,难同结缕根。

湘水湘江衮衮流,南连五岭北荆州。造船行粟无遗算,自叶流根皆运筹。国计已多刘晏策,民情滋欲寇恂留。善刀莫起疱丁念,何止恢恢十二牛。

随身只有过头杖,饱覆唯凭折脚铛。几度遣间何处好,水声山色裹游行。

楚山屹两姑,我见乃其稚。闻名诗卷音,识面客舟次。玉刻极端丽,簪植瞑苍翠。娟月上天角,相与诧妩媚。怒风将我西,未憗卜晚憩。山足舟可舣,山木缆可系。山外正风波,独此佳食寐。断知有神物,主此胜绝地。明朝捐行橐,可无答神赐。白鹅雪为肪,绿蚁香馥鼻。舟稳风又熟,无乃

貌高清入骨,帝里旧临坛。出语经相似,行心佛证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