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丁未初伏奉亲避暑中岩

禅榻阴森五月秋,井泉甘洌近林齿。
助翁燕坐清凉境,茶具随行试一瓯。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淳熙丁未初伏奉亲避暑中岩》

禅榻阴森五月秋,
井泉甘洌近林齿。
助翁燕坐清凉境,
茶具随行试一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避暑的场景,诗人杨光以诗意深远的笔法,表达了自己在山中避暑的惬意心情。

诗首写到“禅榻阴森五月秋”,禅榻指的是禅室的床榻,这里的“阴森”表示凉爽,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五月秋天的景象与人们对于夏季的常见印象形成对比,突显出山中的凉爽与舒适。

接下来,诗人提到“井泉甘洌近林齿”,井水泉水清甜宜人,并且靠近林木之间,给人一种怡人的感受。在夏日山中避暑,井泉的甘洌可以消暑解渴,让人感到舒适宜人。

诗中还描述了“助翁燕坐清凉境”,助翁指的是陪伴父亲的人。他们在清凉的环境中坐在一起,享受避暑的悠闲时光。这里将人与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宜人的画面。

最后,诗人提到“茶具随行试一瓯”,茶具随身携带,试饮一瓯茶。这里体现了诗人在山中避暑时的生活情趣,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品味茶香,使得诗情更加丰富。

整首诗通过描述山中的避暑生活,将清凉、舒适、自然等意象融入其中,以简约的语言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的赞叹与享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山中避暑的宁静景象,使人感到清新怡人的氛围,营造了一种清凉幽静的意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避暑时光中小细节的关注与喜爱。整首诗唤起了读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推荐

夜入山阳鹢首东,单车出郭更匆匆。欲知势扼三江近,政以城高百尺雄。此恨终天身未老,何人抵掌气凌空。连云细草秋风下,把酒长吁问化工。

休言嗽咽,莫说存想。吞霞服气虚妄。打坐持功,抽手挽脚劳嚷。采战神丹散失,服还元、水火不当。端的处,是无为至理,最堪倚仗。心好逍遥快乐,做逍遥快乐,常教豁畅。神好清闲供应,清闲坦荡。冲和自然成宝,得亘初、一点明朗。神光灿,现本来面目模样。

秋斋多梦谒,舌本欲生烟。独步一庭明月,雁字已横天。作个生涯不遂,松竹雨荒三径,却忆五湖船。小阮贫尤甚,犊鼻挂长竿。白鸥汀,风共水,一生闲。横琴唳鹤,要携妻子老云间。灯火荧荧深夜,高卧南窗折几,杯到不留残。莫遣江湖手,遮日向长安。

英英白龙孙,眉目古人气。拮据营数椽,下帘草生砌。文章作迳庭,功用见造次。无庸垂罄嗟,遗安鹿门意。

朔风凛凛雪漫漫,未是寒亭分外寒。六月火云天不雨,请君来此凭阑干。

吾评古法书,固自有高下。端州遗我石室碑,一字千金恐非价。莫邪之剑难争锋,李公落笔神气同。诗鸣一代属山谷,草根亦复吟秋虫。

片雨过前汀,端居枕簟清。病魔随暑退,诗思傍凉生。别燕殷勤语,残蝉仿佛鸣。古来悲不尽,况我本多情。

十一月新阳排寿宴。黄钟应管添宫线。猎猎寒威云不卷。风头转。时看雪霰吹人面。南至迎长知漏箭。书云纪候冰生研。腊近探春春尚远。闲庭院。梅花落尽千千片。

此生已分老沙尘,谁把黄金赎得身。十八拍笳休愤切,须知薄命是佳人。

奔避投人远,漂离易感恩。愁髯霜飒飒,病眼泪昏昏。孤馆秋声树,寒江落照村。更闻归路绝,新寨截荆门。

已为贫孟郊,拚作瞎张籍。诗句但口吟,世事不眼历。既能分好恶,难用变青白。读书听吾儿,且未废朝夕。

兴亡作今古,事往始堪悲。宫破黄山在,城空北斗移。走冈寒兔急,啼戍暮鸦饥。灞岸重回首,惟馀王粲诗。

笑语欢今夕,烟霞怆昔游。清羸还对月,迟暮更逢秋。胜理方自得,浮名不在求。终当制初服,相与卧林丘。

忆昨淳熙跻寿域,东朝长乐庆七十。谭家有子列冠裳,翁媪同时膺命秩。两宫今奉慈福宫,万有千岁三宫同。十年一讲庆寿礼,老人版授方重重。焕也曾试南宫里,一第终当慁子耳。从今更辟荣寿堂,他日郊封诏填委。

子牙钓渭滨,不能结网罟。智哉孙叔敖,乘马忘牝牡。庭除斩鲜新,山林委苍莽。圆通应世士,迂疏笑千古。

白头为郡清秋别,山水南行岂觉赊。楚老只应思入境,吴儿从此去移家。馆依高岭分樟叶,路出重江见苇花。务退唯当吟咏苦,留心曾不在生涯。

暖日黄金柳,光风白玉梅。门阑开寿域,人物满春台。

格卑尝恨足牵仍,欲学忘情似不能。入意云山输画匠,动人风月羡琴僧。南朝峻洁推弘景,东晋清狂数季鹰。惆怅后尘流落尽,自抛怀抱醉懵腾。

昨者腾章奏发仓,今兹飞檄议驱蝗。四无告者仅一饱,七不堪中仍百忙。皦日自能临俯仰,浮云宁解制行藏?求田问舍亦何有,岁晚倦游思故乡。

淑德延公胄,宜家接帝姻。桂宫男掌仆,兰殿女升嫔。恩泽昭前命,盈虚变此辰。万年今已矣,彤管列何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