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和亲

关月夜悬青冢镜,寒云秋薄汉宫罗。
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

作品评述

诗词:《咏和亲》
朝代:唐代
作者:苏郁

关月夜悬青冢镜,
寒云秋薄汉宫罗。
君王莫信和亲策,
生得胡雏虏更多。

中文译文:
关月夜悬青冢镜,
寒云秋薄汉宫罗。
君王莫信和亲策,
生得胡雏虏更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唐代的政治局势和国际婚姻联姻的问题。整首诗以夜晚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月光下的青色冢镜和寒云薄薄笼罩的汉宫,展现出一种凄凉和萧条的氛围。

诗的第一句写道:“关月夜悬青冢镜”,这里的“关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青冢镜是指一种古代的墓碑,这里用来象征皇室的权力和荣耀。然而,夜晚的寂静和月光的照耀下,这种权力和荣耀显得苍白而脆弱。

接着,诗中描绘了“寒云秋薄汉宫罗”,形容了秋季的寒云蔓延在汉宫上空,给人一种冷凉和凄美的感觉。这里的“汉宫罗”指的是宫殿中的帷幕,也象征着皇室的威严和尊严。寒云笼罩下的汉宫,暗示着政治的动荡和衰落。

诗的后两句提到了“和亲策”和“胡雏虏”。和亲指的是通过婚姻联姻来达到外交目的。然而,诗中作者告诫君王不要轻信和亲的政策,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所生的子女可能会成为胡人的势力更多。这里的“胡雏虏”指的是胡人的后代,暗示着和亲政策可能会导致外族势力的增强,危及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整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描绘景物和运用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和亲政策的警告和忧虑。诗中营造了一种凄凉、萧条的氛围,反映了当时政治动荡和国家面临的困境。通过这首诗,作者提醒君王要警惕外交政策的风险,并保护好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诗词推荐

天之美禄。会饮思量平生福。一硕刘伶,五斗将来且解酲。百年长解。三万六千能几日。劝饮瑶觞。祝寿不如岁月长。

东山昔伴谢公游,一曲能倾十二楼。今夜佛灯禅榻畔,路傍相逐按梁州。

避乱商山且茹芝,遽因厚币起幽栖。母强子弱几危汉,悔杀先生一出低。

桐叶吹残蕉叶黄,驿窗微雨送凄凉。长安许史无平素,莫恨栖栖立路旁。

终日才堪米一升,生涯略似草庵僧。湿薪不管晨炊晚,留得松肪代夜灯。

夜月抱秋衾,支枕玉鸾小。艳骨泣红芜,藏陵三十老。卧闻秦王女儿吹凤箫,泪入星河翻鹊桥。素娥划袜跨玉免,回望桂宫一点雾。纷红小蝶没柳烟,白茅老仙方瞳圆。寻愁不见入香髓,露花点衣碧成水。

姑射论量。渐消冰雪,重试新妆。欲吐芳心,还羞素脸,犹吝清香。此情到底难藏。悄默默、相思寸肠。月转更深,凌寒等待,更倚西廓。

破烟飞鹭不排行,林外青山閟晓光。村犬吠人循岸走,见成诗句省思量。

赏心并四者,文史足三馀。不作簪绅念,唯使水竹居。佳名元籍籍,真乐每如如。月旦遗评在,今经几建除。

敝貂冲寒马声湿,余杭门外送归客。去年曾送六朱幡,今年又送四千石。更有三令相后先,采不盈筐去如织。蒙蒙风雪人气薄,漠漠烟尘剑花蚀。独立长空倚天壁,几度乞归归未得。贰卿荦荦天与姿,不肯随俗相脂韦。声名早落虞舜聪,霞裾云佩明春晖。虞舜已死不复返,云埋苍梧天地悲。

木落关洒淡,天高更雁翔。凝笳乱流水,归马得斜阳。尊罍当白露,旗旆卷清商。山径作许好,寒花浑欲黄。

展开此卷便开颜,十老诗无一字閒。多少工夫难及处,几年吟得到其间。

处处看山不可行,野花相向笑无成。长嫌为客过州县,渐被时人识姓名。

逸僧戛碗为龙吟,世上未曾闻此音。一从太尉房公赏,遂使秦人传至今。初戛徐徐声渐显,乐音不管何人辨。似出龙泉万丈底,乍怪声来近而远。未必全由戛者功,真生虚无非碗中。寥亮掩清笛,萦回凌细风。遥闻不断在烟杪,万籁无声天境空。乍向天台宿华顶,秋宵一吟更清迥。能令听者

城高不可下,永日一登临。曲槛凉飙急,空楼返照深。苇花迷夕棹,梧叶散秋砧。谩作归田赋,蹉跎岁欲阴。

高人买山隐,百万犹恨少。客儿最省事,有屐一生了。东庄良不遥,十里望缥缈。萦纡并麦垅,翠浪四山绕。先生滞鹿车,去程通凤沼。暂来山泉上,思与飞云杳。云北接云南,一迳绝纷扰。竹林怀风雨,目断极窈窈。从来无世尘,相对真不挠。龙儿争地出,头角已表表。先生嘱支郎,勿使

兰生杂蓬藋,匪愿为世采。一朝落城市,未免论金卖。金轻孰见多,弃不待其艾。抔土傥与期,含熏岁犹再。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长江万里来,一砥中流峙。巨浸没根深,孤峰插汉起。倒回三峡流,独据九江水。真是海门关,波涛险莫比。

江岫殊空阔,云烟处处浮。上来群噪鸟,中去独行舟。牢落谁相顾,逶迤日自愁。更将心问影,于役复何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