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蒿蓬相因依,飘飘逐风起。
风力有时息,零落在泥滓。
兰蕙幽且清,扬辉被芳沚。
白露凝为霜,华叶亦披靡。
蒿蓬何足叹,嘅此蕙与兰。
兰衰有余馥,犹足奉君欢。

作品评述

《杂诗》是明代黄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蒿蓬相因依,飘飘逐风起。
风力有时息,零落在泥滓。
兰蕙幽且清,扬辉被芳沚。
白露凝为霜,华叶亦披靡。
蒿蓬何足叹,嘅此蕙与兰。
兰衰有余馥,犹足奉君欢。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界的蒿蓬、兰花和风霜为主题,通过描绘它们的生长和衰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起伏和兴衰不定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篇写道:“蒿蓬相因依,飘飘逐风起。”蒿蓬是一种野草,它们随风飘散,象征着人生的漂泊和无常。接着,诗人提到“风力有时息,零落在泥滓。”风力时而强劲,时而减弱,蒿蓬被风吹散,最终散落在泥泞中,暗示了人生的不稳定和脆弱。

接下来,诗人转向描写兰花,兰花被赞美为“幽且清”,散发出扬辉的芳香。然而,“白露凝为霜,华叶亦披靡”,兰花也难逃衰败的命运,叶子凋零、花朵凝霜,光彩逐渐消失。这里兰花象征着人生的繁华和美丽,但也难以逃脱岁月无情的摧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感慨:“蒿蓬何足叹,嘅此蕙与兰。兰衰有余馥,犹足奉君欢。”诗人意味深长地说,蒿蓬与兰花虽然命运不同,但都有它们的价值和美丽。兰花虽然衰败,但仍然散发出香气,仍然值得奉献给君王。这里诗人通过对蒿蓬和兰花的比较,表达了对于人生兴衰无常的理解和接受,并传达了一种豁达和知足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自然界的蒿蓬和兰花,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起伏和兴衰无常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于命运的接受和豁达的态度。

诗词推荐

历时书不雨,此法存春秋。我请诛旱魃,天公信闻不。魃去未出门,油云裹嵩丘。蒙蒙三日雨,入土如膏流。二麦返生意,百草萌芽抽。农夫但相贺,漫不知其由。魃来有巢穴,遗卵遍九州。一扫不能尽,余孽未遽休。安得风雨师,速遣雷霆搜。众魃诚已去,秋成傥无忧。

拂云高雁倚风抟,下视平湖万里宽。搔首扁舟又东去,钱塘江上看波澜。

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惜樽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

利出私情害万端,义循天理乐而安。是非得失分霄壤,相去其初一发间。

问讯匡庐几度经,何时袖手摘天星。世如春梦空头白,山似故景眼色青。便欲移文寻鹤帐,又还呼渡过鸥汀。它年学得香山士,定结茅庵入翠屏。

酣春青镜里。照晴波明眸,暮云愁髻。半绿垂丝,正楚腰纤瘦,舞衣初试。燕客飘零,烟树冷、青骢曾系。画馆朱楼,还把清尊,慰春憔悴。离苑幽芳深闭。恨浅薄东风,褪花销腻。彩D64E翻歌,最赋情、偏在笑红颦翠。暗拍阑干,看散尽、斜阳船市。付与金衣清晓,花深未起。

是非满天下,缤纷邢可总。仁义用窃侯,诗礼持发蒙。儒服交国中,谁能褫伪冗。慕古事书传,奇节取自奉。养生单子愚,知死兰君勇。历落常献嗤,何以奸世宠。网矰充蹊隧,一身蛰如蛹。浮屠却华妍,畏垒居拥肿。托寄厌庞杂,山川故洪洞。息黥愿游藩,悲刖终适踊。日月挟我驰,庭木

鹪鹩分寄一枝巢,不信甘言便易骄。当力尚难超北海,去威何足动鸿毛。愿将情意分明谢,肯把恩光取次烧。天宠居多为幸久,春花无奈正夭饶。

夏琯倐已新,夕杓见南指。孤月雾中来,馀光淡前戺。赏襟初不浅,极睇天汉涘。浮云竟未还,多露已徐委。太虚本自寂,游氛强为滓。安得千里风,披霄玩澄晷。

黠鼠缘铃索,饥鸦啄井栏。不眠秋漏近,多病晓屏寒。咄咄渠何怪,休休我自阑。牙门朝日上,箫鼓报平安。

乍见华书眼似獐,低头惭愧紫荷囊。人间无事无奇对,伏猎今成两侍郎。

入苑绿泱泱,縠纹融暖光。东风吹白浪,照见赤龙堂。龙堂负贝阙,阴火春波热。鲛人卖髯绡,夜夜唱明月。

胸次峥嵘落笔端,壁题留与老夫看。枯槎尚倚春风力,苍竹从来自岁寒。

契翁来作济人舟,两岩青山浸碧流。舞棹舷歌不到处,知心惟有老岩头。

未得黄冠换白襕,不妨持钵乞坛间。要还少室山人愿,须破多金长者悭。

游山恨不远,读书恨不博。天下多名山,何处无芒屩。束书饱蠹鱼,於汝宁不怍?日月如过烧,老病将何若?眼犹给开卷,足尚供寻壑,少劳君勿辞,是中有真乐。

踏歌槌鼓近清明,小雨霏霏欲弄晴。唤起十年心上事,春风楼下卖花声。

寒涕垂颐懒不收,肯将佛法挂心头。针筒线袋也拈却,古毳从教烂坏休。

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

形容淹白昼,意向落清樽。客榻犹移雨,邻园自掩门。秋高江一色,风起月多痕。忽忽孤生感,真难薄俗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