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蓟州汤泉

塞外风霜冻异常,水池何事旷如汤。
溶溶一脉流今古,不为人间洗冷肠。

作品评述

《题蓟州汤泉》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王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塞外风霜冻异常,
水池何事旷如汤。
溶溶一脉流今古,
不为人间洗冷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风霜冰冻的塞外景象和一池温暖如汤的泉水,表达了一种对寒冷环境的思考和感叹。诗中的蓟州汤泉被描绘得异常温暖,与周围的风霜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温暖的水源不仅是当下的,也是源远流长的,承载着历史和现实的脉络。

首句"塞外风霜冻异常"揭示了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塞外的寒冷和严寒让人难以想象。接着,诗人提到了一池温暖如汤的泉水,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水池何事旷如汤"这句表达了泉水的温暖之处,与外界的严寒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第三句"溶溶一脉流今古"表达了这股温暖水流的延续性和历史的长久。这股水流在过去和现在不断流淌,体现了它的持久性和不变性。

最后一句"不为人间洗冷肠"意味着这股水流并非为了人间的寒冷而存在,它超越了人的需求,具有一种超然的存在感。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这种温暖和宁静的渴望。

整首诗词在描绘寒冷环境的同时,通过温暖的泉水展现了一种对生活中温馨和宁静的向往。这种温暖的泉水象征着一种内心的抚慰和安慰,超越了物质和现实的边界,给人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启示。

诗词推荐

庐山仙灵宅,佳处固非一。颇闻卧龙胜,幽常谅难匹。悬瀑泻琮碀,石壁两崒嵂。草木被光辉,波澜动回没。今年朱使君,下马恍若失。徘徊领妙趣,指点筑茅室。为爱卧龙名,英姿慨超轶。於焉俨绘事,长风起萧瑟。仿佛梁父吟,尚想翁抱膝。惨澹风云会,飘忽日月疾。独存经世心,千载

春色在筇履,山前山后行。野花随处发,林鸟百般声。幽径遥通寺,清流可濯缕。村翁忽相值,又得尽閒情。

车轮不可遮,马足不可绊。长怨十字街,使郎心四散。新人千里去,故人千里来。翦刀横眼底,方觉泪难裁。登山不愁峻,涉海不愁深。中擘庭前枣,教郎见赤心。

上人合动山间兴,吾恨衰迟学谢安。纳屐操筇那有限,吹云落雨漫无端。先戚报信春枝破,预想分题雪屋寒。林下不谙人世苦,笑将霜鬓与君看。

大隐君家小隐君,得名太早忌人闻。秋窗吟共缑山月,晓榻眠分华岳云。惊欲引雏先出谷,马才生骥便离群。新诗却要多拈出,突过郎罢张我军。

昔年汾水上,曾遇海南翁。欲问三山路,先知一溉功。万纷销寂默。一气抱冲融。更约丹砂诀,他时访葛洪。

翁儿一笑大欢足,鸡犬不惊仁意多。欲得使君真实谛,直须堂外识中和。

佛灯已暗还吐,旅枕才安却惊。月色看成晓色,溪声听作松声。

哀俗易高名已振,途险难尽学须强。

尚在朝廷记忆中,敢于父命择西东。触怜家有百岁母,可使人嗤六十翁。芰制子能华岁晏,莼羹吾亦感秋风。书成藏向深山里,莫费君王遗所忠。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两钏输一斛,尚赢糠覈饱儿郎!

共道十年无腊雪,且欣三白压春田。尽驱南亩扶犁手,稍发中都朽贯钱。

陇雁南飞河水流,秦城千里忍回头。征行浑与求名背,九月中旬往夏州。

赐饮初逢禊节佳,昆池新涨碧无涯。九门寒食多游骑,三月春阴正养花。共喜流觞修故事,自怜双鬓惜年华。凤城残照归鞍晚,禁御无风柳自斜。

云居不会禅,洗足上床眠。不觉枕子落,打破常住砖。

落日山水清,乱流鸣淙淙。旧蒲雨抽节,新花水对窗。溪中日已没,归鸟多为双。杉松引直路,出谷临前湖。洲渚晚色静,又观花与蒲。入溪复登岭,草浅寒流速。圆月明高峰,春山因独宿。松阴澄初夜,曙色分远目。日出城南隅,青青媚川陆。乱花覆东郭,碧气销长林。四郊一清影,千里

燕雀纷来贺落成,成行花竹表官清。邻家或过墙头酒,山木频啼谷口莺。雨涨碧溪春浪细,日斜青壁晚霞明。一醒一醉胡然异,怀抱寻常得尽倾。

涉淮淮水浅,泝溪溪水迟。君到桐庐日,正值采茶时。试问严陵迹,今复有谁知。

齿疏鬓白两眸昏,万事无堪老病身。脱粟犹沾太仓禄,法冠仍忝外台臣。直缘迂僻求闲地,岂是孤高慕古人。英俊满朝皆稷契,太山何少一飞尘。

频向清时课郡功,履声长忆未央宫。只言治行称黄覇,果见朝廷徵弱翁。简注岂惟陛下圣,讙谣还见庶民同。孰云故国非乔木,赐第行看又植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