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少步

高低远近树阴浓,杖屦閒行万绿中。
一片残红无觅处,却疑身在碧纱笼。

作品评述

《东郊少步》是宋代诗人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郊的小径,早晨阳光斜照,树阴浓密。我闲步其中,脚踩着青草,周围一片浓绿。只有几片残留的红叶,难觅踪影,我却感觉自己仿佛被笼罩在碧绿的纱中。

诗意:
这首诗以宋代东郊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在这个地方散步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思考。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朝霞洒满的东郊小径,树木葱茏,给人一种宁静、宜人的感觉。然而,与繁茂的绿意相比,残留的红叶微不足道,几乎难以寻觅,这给人一种寂寞、落寞的感觉,仿佛被笼罩在一片碧绿的世界中。

赏析:
《东郊少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东郊小径的景象。首句以高低远近的形容词描绘了树木的茂盛,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郊外自然的美丽与丰富。第二句以杖屦闲行的动作,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小径上漫步的情景,以及这片绿色环绕中的宁静和悠闲。第三句用“一片残红无觅处”表达了红叶的稀少,显示出一种与自然相比的脆弱和孤寂。最后一句以“却疑身在碧纱笼”作为结尾,给人以意境的深远感,使得整首诗更具思索性。

这首诗以简短的篇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体悟,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透过对红叶的描绘,表达了一种与环境相比的脆弱和孤独感,使得读者思考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微小与渺小。整首诗字字珠玑,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清新宜人的景色和内心的思考,给人以美好与深思。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圣祖发神谋,灵符叶帝求。一人光锡命,万国荷时休。雷解圜丘毕,云需曲水游。岸花迎步辇,仙仗拥行舟。睿藻天中降,恩波海外流。小臣同品物,陪此乐皇猷。

一年同往夹城中,小圃高斋幸见容。吟尽物题春唱和,讲穷人事夜过从。寻芳待去门前约,访古邀回道上逢。别后西楼不堪倚,满川林木暮云重。

独对梅花坐,枝头数点开。画中无此景,雪里有僧来。饥鹤窥流水,行龟落冻苔。茶边清话处,一字共敲推。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阱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浮客转危坐,归舟应独行。关山同一照,乌鹊自多惊。欲得淮王术,风吹晕已生。

西风吹秋落山谷,霜红换尽烟边绿。垂云门冷一事无,只有庭松与篱菊。白日兰堂一局棋,百年闲事无游丝。山僧更劝黄粱饭,真似邯郸枕上时。

秉彝同是得天生,道在其中本自明。气为禀来微有蔽,欲因感处复多萌。磨砻须到十分粹,克治全教一味清。从此洞然无别体,真元辉露日光星。

郁郁凌寒色,来宜此地蟠。解衣轻盾日,假盖得秦官。香宿风微堕,青留雨未乾。通宵岩侧梦,根窍手藏丹。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相携入翠林,聊尔豁尘襟。恃熟出家话,得閒生梵心。凉多却扇坐,困倦把诗吟。试问虎溪上,多情如此深。

庭树聚栖鸦,溪流没浅沙。瘦怜人似菊,浓爱叶如花。秋色都连水,寒云忽变霞。自惭长在客,无地不思家。

往者江次对,不妄出荐口。门无杂遝宾,麟角鳖肋九。斯文独许公,是谓言可否。几年阙通谒,今乃获拜手。

心外何曾别有天,吾心和处即昭然。昭然莫向穹苍觅,帝所清都在目前。

白发流年迅,青春尽日闲。烟消渔舍出,风约橹声还。往事空搔首,微官只强颜。漂零那对此,归梦绕云山。

公事之余喜坐禅,少曾将胁到床眠。虽然现出宰官相,长老之名四海传。

偶闻《渌水曲》,欲托黄金徽。弦手不相应,心随别鹤飞。

石楠岩桂万年枝,方驾分花占四时。犀甲鹤头傲霜雪,入春犹见岁寒姿。

已越重湖险,张帆胜顺流。乱云藏野寺,横网闹渔舟。物色湖南好,风霜岁晚谋。未知荒歉后,得似向来不。

悠扬短日下西墙,庭叶吟风作夕凉。客枕甚安无一事,邻鸡不用唤朝阳。

蔚蓝胜概世应稀,中有高人隐翠微。那日徽书来古洞,恩光荣耀倍山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