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

吴兴连月雨,釜甑生鱼蛙。
往问卞山龙,曷不安厥家。
梯空上巉绝,俯视惊谽谺。
神井涌云盖,阴崖垂藓花。
交流百道泉,赴谷走群蛇。
不知落何处,隐隐如缫车。
我来叩石户,飞鼠翻白鸦。
寄语洞中龙,睡味岂不嘉。
雨师少弭节,雷师亦停挝。
积水得反壑,稻苗出泥沙。
农夫免菜色,龙亦饱豚豭。
看君拥黄紬,高卧放晚衙。

作品评述

《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吴兴连月雨,釜甑生鱼蛙。
往问卞山龙,曷不安厥家。
梯空上巉绝,俯视惊谽谺。
神井涌云盖,阴崖垂藓花。
交流百道泉,赴谷走群蛇。
不知落何处,隐隐如缫车。
我来叩石户,飞鼠翻白鸦。
寄语洞中龙,睡味岂不嘉。
雨师少弭节,雷师亦停挝。
积水得反壑,稻苗出泥沙。
农夫免菜色,龙亦饱豚豭。
看君拥黄紬,高卧放晚衙。

译文:
吴兴地区连续几个月下雨,水田里的锅灶中生出了鱼和蛙。
我前往问卞山的龙,为何不在自己的家中安居。
攀登悬崖绝壁,俯瞰着令人惊叹的景象。
神奇的井涌出云雾,阴暗的崖壁上垂挂着苔藓花。
泉水交汇成百道,向山谷奔流,跑过成群的蛇。
不知道它们流向何处,隐约间像是一辆车的轧动声。
我来敲打石门,飞鼠翻动,白鸦飞舞。
寄语洞中的龙,它的休息应该是愉快的。
雨神渐渐停止降雨,雷神也停止轰鸣。
积水退回河谷,稻苗从泥沙中冒出。
农夫们得以免于绝收,龙也享受到丰盛的食物。
看着你披着黄色的绸缎,高卧在晚间的衙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探访卞山龙洞的情景,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的元素。苏轼描绘了吴兴地区长时间的连续降雨,水田中的锅灶中竟然生出了鱼和蛙,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生机。他前往卞山,对龙洞中的龙表示祈祷,询问为何不在自己的家中安居。在攀登悬崖绝壁时,他震惊于壮丽的景色,井中涌出神奇的云雾,崖壁上垂挂着苔藓花。泉水交汇成百道,流向山谷,形成了奇特的景象。苏轼对这些景观感到好奇,不知道泉水的去向,只能隐约听到它们仿佛是车轮滚动的声音。他敲打石门,惊动了洞中的动物,飞鼠翻动,白鸦飞舞。最后,他寄语洞中的龙,希望它能尽兴地休息。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神秘的龙洞,表达了苏轼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神秘力量的探索。

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卓越的描写能力和想象力。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自然景观,将其与神话传说相结合,使诗词充满了神奇和浪漫色彩。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神秘力量的好奇和敬畏。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神话元素为主题,通过描绘景色和运用意象,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神秘力量的追求。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苏轼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神秘力量的向往和探索。这首诗词具有浓郁的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斜照染成金色界,嫩霞蘸出水红天。个中买得皆真境,不遣诗人费一钱。

青林拥萧寺,况乃在山阴。出见桃花发,方知春已深。

池亭荷净纳凉时。四面柳依稀。棹得酒船回。看风里、沙巾半欹。残霞照水,夕阳明树,天付画中诗。应不负归期。更谁看、桃花面皮。

客行逢日暮。结缆晚洲中。戍楼因嵁险。村路入江穷。水随云度黑。山带日归红。遥怜一柱观。欲轻千里风。

半醉小车行,世间无此荣。凉风迎面细,垂柳拂头轻。意若兼三事,情如拥万兵。这般闲富贵,料得没人争。

塔庙奚山麓,乘轺偶共登。青松如拱揖,栋宇欲骞腾。夷礼多依佛,居人亦贵僧。纵观无限意,纪述恨无能。

往来都是由天造,妙处何须更我为。但向物初看老子,恍然身外有婴儿。

故人西去黄鹄楼,西江之水上天流,黄鹄杳杳江悠悠。黄鹄徘徊故人别,离壶酒尽清丝绝。绿屿没馀烟,白沙连晓月。

胡孙死,闹啾啾,也须还我一百州。

病客无钱试药方,出门聊复信行藏。争知头上萧萧发,却与游丝较短长。

从来只说映山红,幻出铅华夺化工。莫是杜鹃飞不到,故无啼血染芳丛。

南流底处所,绛帐居尊严。

楼上灯深欲闭门,梦云归去不留痕。几年芳草忆王孙。向日阑干依旧绿,试将前事倚黄昏。记曾来处易消魂。

蠹简时披落暗尘,昼窗风冷冰蟾津。不须长叹夫差事,恐有邻房儳和人。

女生愿有家,名妾以不聘。田里亦慕君,又恶不由正。欲行不问涂,已破宁顾甑。耕蚕无一廛,庖井要三径。还家忧患余,挽须儿女竞。十年宁有此,一寒可无命。平生晁夫子,得士公室庆。稍无车马音,复作宾客请。论文到韩李,念旧说苏郑。长年断消息,独语谁和应。此生恩未报,他日

月径千里大,中有神娥宫。宫旁种玉桂,柯叶垂珑珑。虾蟆穴其根,出辄气墨蒙。光魄纵复吐,血赤如顽铜。不知从何时,更使人踪通。年年折桂枝,宽少尚易充。今年拗都尽,秃株立童童。株秃莫尔攀,堕云双手空。归来走海上,买鹤问吴翁。

初日光殊薄,晴梢露正浓。真珠妆未稳,更著柳边风。

自嗟为客久,羇旅过淮时。雪野挑蔬瘦,霜天暖酒迟。流年下坡毂,万事一枰棋。异日怀陈迹,孤舟近古祠。

尘氛蒙帝阙,国难古来稀。恻恻民情见,茫茫天道非。愚衷千虑切,孤宦一身微。万里瞻行在,神魂日夜飞。

吾怜东方生,辟世金马门。滑稽时若诡,委蛇体自真。猥以龙变姿,而偶郭舍人。窃酒戏万乘,折简调平津。缪巧固无端,讽谏难悉闻。壮哉割肉手,何有瑶池春。濯衣紫海遥,长啸流清尘。岁星去几时,青蝇遽来臻。太息巫蛊冤,何用千秋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