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
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作品评述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舟行至清远县,
我在船上到达了清远县,
见到了一个名叫顾秀才的人,
他向我热情地讲述了惠州的美景。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内容:
到处聚观香案吏,
在这里处处都有人聚集在香案前,
这些人是官员和文人。
他们都在这里聚集,一同欣赏香案前的景色。

此邦宜著玉堂仙。
这个地方宜住在玉堂里的仙人。
这里的景色如此美丽,令人感到宜居仙境。

江云漠漠桂花湿,
江上的云雾茫茫,桂花湿润。
江边的云雾弥漫,桂花洒下露珠。

海雨翛翛荔子然。
海上的雨点纷纷扬扬,像荔枝一样。
像荔枝一样的雨点在海上飘洒。

闻道黄柑常抵鹊,
听说黄柑常常引来喜鹊,
喜鹊们常常停在黄柑树上。
黄柑是一种美味的水果。

不容朱橘更论钱。
更不用说朱橘了,更别提它的价值了。
更不用说朱橘了,更谈不上它的价格。

恰从神武来弘景,
正好从神武而来,扩展了景色。
正好从神武而来,丰富了这片美景。

便向罗浮觅稚川。
于是我就去罗浮山寻找稚川。
于是我便前往罗浮山,寻找稚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舟行至清远县,在那里遇见顾秀才,并听他讲述了惠州的美景。诗中以自然景观和水果作为描写对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苏轼通过描绘江上的云雾和湿润的桂花,以及海上飘洒的雨点,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色。他提到了黄柑和朱橘这两种水果,暗示了惠州的土地肥沃和丰富的农产品。

诗中还提到了神武和罗浮山,这些都是有名的地方,表达了苏轼渴望去探索和寻找美景的心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示了苏轼对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惠州风物,给人以愉悦和享受的感觉。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饱满,描写细腻,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上圣临三极,维师正百工。忠清两杨绾,诚一再温公。衡狱摧天柱,明堂失栋隆。初元得名相,不待卦非熊。

客里见梅花,独赏无人共。风度精神总是伊,又是归心动。把酒破忧端,熏被寻佳梦。梦觉香残一味寒,有泪都成冻。

重阳今日是,客邸忽凄怆。树叶惊风堕,稀衣袭雨凉。黄花衔古色,丹桂发天香。珍重东屯社,携尊过草堂。

一第归来正黑头,艾轩遗墨费旁搜。及瓜上日相催迫,锓枣通宵细校雠。充类所行皆好事,立身何患不前修。故家常宝文公帖,谨勿逢人便有求。

凉飚轻散余霞绮。疏星冷浸明河水。欹枕画檐风。秋生草际蛩。雁门离塞晚。不道衡阳远。归恨隔重山。楼高莫凭栏。

闻道常年会,尚书领客来。公能哦旧句,我恨阙初陪。郁胡云峰南,苍苍石磴苔。人亡与节逝,已矣两裴回。

五彩绣团圆,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仙漏迢遥隔绛霄,两行银烛照趋朝。鼓声才歇钟声动,不放朝官过御桥。

俎豆有践,黄流在尊。九宫之祀,三代莫存。乐变六宫,坛开八门。圣皇昭对,祐我黎元。

书报微之晦叔知,欲题崔字泪先垂。世间此恨偏敦我,天下何人不哭儿。蝉老悲鸣抛蜕后,龙眠惊觉失珠时。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后传谁庇荫谁。

初见天窗一点明,旋看晓色到檐楹。衾裯温暖留残梦,鸟雀呼鸣报快晴。虽喜心随年愈老,却愁事与日俱生。平川漫漫烟芜绿,筋力犹堪给耦耕。

眇观千载苦无人,窥见一毫先有我。隽敏既为文采误,高明又被玄虚锁。

桂含爽气三秋首,蓂吐中旬二叶新。正是澄江如练处,玄晖应喜见诗人。

初日关门照上旌,芬肴无算客庖盈。本源渐大囊钱足,不复还家唱渭城。

作法孰为凉。

窗外檐绝雨,槛前山返云。细听还摵摵,触眼又纷纷。旱昔晨昏望,淫今昼夜闻。平生忧国愿,敢废野人芹。

苏小西陵踏月回,香车白马引郎来。当年剩绾同心结,此日春风为剪开。

系舟曾访远公庐,游屐重来一纪馀。惟有湖山如往日,懒将前事问禽鱼。

具体功非远,全躯恨已消。安禅须足膝,觅句敢成摇。悔不身齐足,时当事半腰。行人只蒲伏,何处得逍遥。

宦游阅尽山川胜,归老方知气味真。歌哭不移身自稳,往还无间语尤亲。永怀前辈无因见,犹喜诸郎有此人。千岁展禽风未改,不加雕琢世称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