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明字

銮舆巡上苑,凤驾瞰层城。
御座丹乌丽,宸居白鹤惊。
玉旗萦桂叶,金杯泛菊英。
九晨陪圣膳,万岁奉承明。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奉迎九天官巡上苑,
凤乘高临蜿城。
御座红蟾装扮美丽,
皇帝居住,白鹤惊飞。
玉旗飘扬,像桂树的叶子,
金杯泛着菊花的荣光。
清晨宴席陪伴着皇帝享用,
万岁奉承明主的吩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窦希玠在渭亭登高时,欣喜地迎接皇帝的巡游,并表达了他对皇帝的忠诚和服从。

诗词通过丰富的形象描写,展示了皇帝的威严和尊贵。皇帝乘坐的华丽的銮舆巡游在上苑,俯瞰着层城的美景,象征着皇帝统治的广袤领地。皇帝的御座装饰得美轮美奂,闪烁着赤红的色彩,宛如红蟾一般美丽。皇帝居住的地方是白鹤惊飞的地方,表达了皇帝的高贵和圣洁。

诗中还提到了玉旗和金杯,象征着皇帝的权威和财富。玉旗像桂树的叶子一样轻盈飘扬,金杯上泛着菊花的荣光,显示出皇帝的尊贵和富有。

最后两句描绘了清晨的宴席,窦希玠和其他人陪伴皇帝享用盛宴。他们侍奉和追随皇帝,表达了他们对皇帝的忠诚和敬仰。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皇帝的崇敬之情,将皇帝视为明主,忠诚地服从和追随。诗中的华丽景象和丰富的意象,使读者感受到了皇帝的威严尊贵,以及对皇帝的忠诚和服从的情感。

诗词推荐

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处红交横。宋家池上瑞莲生,嫋嫋出丛抽一茎。茎端菡萏开两朵,忽似娥皇将女英。九疑望断苍梧暮,低头并照湘波清。花落莲成碧於卵,瑟瑟尘轻熨人眼。萧郎弄玉合卺时,一齐覆下琉璃盏。草木效灵载图史,守臣尽可闻天子。吾君有诏抑祥瑞,异兽珍禽不为贵。

天下非无士,胸中自有人。如何初拜相,首荐一遗民。恩我丘山小,怀公骨肉亲。白头哭知已,东望独伤神。

学堂岁暮无来客,残雪漫漫风猎猎。当庭古柳三四枝,老翁携帚收残叶。二年闲散百事慵,饥寒不自勤锄锸。囊空甑倒谁复救,典衣买酒将空箧。人间万事苦难齐,以醉驱愁最奇捷。丈夫未死谁能测,幽忧何自同儿妾。饮酣耳热诗兴豪,直上虚空恣凌蹑。饥喉冻噤谁与解,正藉醺酣得嚅嗫。

云罗横四海,田野无遗英。尚赖二三子,共怡山水情。煦煦新阳动,寥寥天宇清。昔人称四美,兹晨遂成并。前登高丘阻,遥睇澄湖明。凭林招远风,松桧自成声。俯仰天地间,微躯良不轻。安能自羁束,坐使众累萦。处贱足为贵,抱素讵非荣。逍遥解神虑,庶以适吾生。

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总角草书又神速,世上儿子徒纷纷。骅骝作驹已汗血,鸷鸟举翮连青云。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门期第一。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偶然擢秀非难取,会是排风有毛质。汝身已见唾成珠,汝伯何由发如漆。

岁在涒滩初别子,子适广平裨郡理。廉颇台倾有遗址,今逢四方弓久弛。时不用兵皆乐乡,念我贫居天子庠。抱经临案空循行,貌垢不洗颜苍苍。得时少壮相揄扬,独行无侣心浶浪。肠如辘轳转井床,内饥外寒肤粟芒,若此煎炒何心肠。王都浩浩多球琅,怀珉安可争焜煌。旧朋升腾皆俊良,

徜徉古梵宫,如坐画图中。峰碍半山日,阁来三面风。静观知物变,老话入僧空。莫讶搀门户,吾今已秃翁。

绝域经秋自乞还,粉闱春得缀星班。诏趋龙幄登文陛,恩拜芝函入道山。曲学岂知新说美,苍颜难伴后生閒,闻君此地淹徊久,怅望当年未及攀。

小雨纖纖未肯晴,归程犹趁欲宵征。潮来江浦绿如染,云抹山腰练许横。

智夫醉凝眸。正行云遮断,澄练江头。皓月今宵何处,不管中秋。朱阑倚遍,又微雨、催下危楼。秋风空响更筹。不将好梦,吹过南州。浮远轩窗异日到,山空云净,江远天浮。别去客怀,无赖准拟开愁。冰轮好在,解随我、天际归舟。何须舞袂歌喉。一觞一咏,谈笑风流。

风已清,月朗琴复明。掩抑悲千态,殷勤是一声。歌宛转,宛转和更长。愿为双鸿鹄,比翼共翱翔。日已暮,长檐鸟应度。此时望君君不来,此时思君君不顾。歌宛转,宛转那能异栖宿。愿为形与影,出入恒相逐。

归。十万人家儿样啼。公归去,何日是来时。

戎羯谁令识善言,刑将不舍遽能原。垂成却罢凤仪殿,仍改逍遥纳谏园。

竹林行尽到松关,分付双松为把门。若放俗人来一个,罚渠老瓦十分盆。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久与寒灰合,人中亦觉闲。重城不锁梦,每夜自归山。雨破冥鸿出,桐枯井月还。唯君道心在,来往寂寥间。

眼前泡影总堪伤,佞佛祈仙亦渺茫。啸馆未残经宿火,夜台先度五更霜。优昙证偈惊秋早,鹤驭传书恨海长。从此英雄俱撒手,寝门一哭泪千行。

若向天机识得亲,是间看不尽青春。须知聚远惟方寸,说与楼前望眼人。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猛虎又掉尾,磨牙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