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虞俦的《秋日同官游圣感寺晚饮范公亭分韵得须对二字(其二)》
拼音和注音
yì qì jī yú zhōng , huō ruò yì hàng xiè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沆瀣:(书)(名)夜间的水汽;露水。
义气:(名)主持公道或甘于替人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豪爽气概:讲~。②(形)有这种气概或感情:这人很~。
虞俦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原诗
木末好风来,山头凉月朏。
快哉城上亭,登临吾亦再。
堂堂文正公,精神凛犹在。
杯行且停饮,四座俱起酹。
义气激余衷,豁若挹沆瀣。
此夕饮也清,且无俗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