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是苏轼在宋代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百重堆案掣身闲,
一叶秋声对榻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
枕中琴筑落阶泉。
这首诗以立秋这个节气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灵隐寺与周徐二令共同祈求雨水的情景。
译文:
繁琐的公务堆积如山,让我无暇自处,
只有秋天的声音陪伴着我在床上沉睡。
床下的霜雪渗入房间,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
枕头中的琴声与筑声伴随着水声从台阶上飘落。
诗意:
这首诗抒发了苏轼对时事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百重堆案象征着繁杂的政务,掣身闲表示作者希望能够摆脱这种束缚,过上安逸自在的生活。一叶秋声对榻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声音的倾慕和渴望,在秋天的声音中找到了舒适和宁静。床下的雪霜和枕中的琴筑,暗示了作者与自然的亲近和和谐。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苏轼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繁琐事务的厌倦,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宁静的心情。诗中所描绘的灵隐寺是苏轼在杭州的所在地,也是他常常寻求灵感和心灵寄托的地方。整首诗意境幽雅,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和宁静境地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痛感。这首诗体现了苏轼诗歌风格中的豪放和率真,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