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滻川姚氏鸣琴泉

琴里休夸石上泉,争如此处听潺湲。
爱于琴里无他意,落砌声声是自然。

作品评述

《留题滻川姚氏鸣琴泉》是宋代诗人魏野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琴中不再吹嘘石上的泉水,与此处的潺潺声相较如何?我对琴的喜爱并无他意,流落在石砌间的声音尽是自然。

诗意:
这首诗词以琴泉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琴泉之声的喜爱。诗中诗人以琴为媒介,通过听琴声与自然的声音相较,显示出琴泉之声的自然与和谐。诗人没有过多夸奖琴泉的美丽,而是强调了琴泉之声的纯净和自然的特点。诗人将自然景观与琴乐相结合,凸显了自然之美与音乐之美的融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琴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琴音的赞美。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将琴泉之声与自然的潺潺声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琴泉声音的喜爱之情。诗中的“琴里休夸石上泉”,表明诗人不愿通过琴声去渲染泉水的美丽,而是强调琴声本身的自然与纯净。诗句“争如此处听潺湲”,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这里的琴泉声音的美妙。诗人表示自己对琴的喜爱并无他意,只是纯粹地欣赏琴泉之声,感受其中的自然之美。最后一句“落砌声声是自然”,强调了琴泉声音的自然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重与推崇。

总之,这首诗词以琴泉为题材,通过对琴声与自然之声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音乐之美的赞美。诗意深邃,语言简练,富有意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音乐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傍溪多立石,迳转特勾衣。云兼晚色至,叶带秋声飞。孤鹭忽惊去,片云明残晖。

取水郎中何日了,破柴员外几时休。早知蜀地区娵与,悔不长安大比丘。

密约偷香□蹋青。小车随马过南屏。回首东风销鬓影。重省。十年心事夜船灯。离骨渐尘桥下水,到头难灭景中情。两岸落花残酒醒。烟冷。人家垂柳未清明。

独倚寒岩生意绝,任他桃李自成蹊。

一章南山有菊,于采其英。谁从汝往,视我惸惸。伊时之人,谁适有比。不与我谋,不知其已。二章薄言采之,遵彼山曲。汝来迟迟,去我何速。伊时之人,谁适与同。不与我好,殆其觏凶。三章江汉滔滔,有楫有杭。谁以济此,中流且风。嗟尔君子,时处时默。微云反覆,无伤尔足。

斜日侵帘上玉钩,檐花飞动锦文浮。湖光写出千峰秀,天影融成十里秋。翠鹬翻风窥浅水,片云随意入沧洲。留连更待东窗月,注目晴空独倚楼。

出民于水,惟夏伯禹。今俾我民,昏垫平土。岂弟君子,伊我父母。不念赤子,今我何怙。呜呼旻天,如此罪何苦。

方拥使君节,驾言自东还。又闻白丞相,怀绂出九关。遂纵大船去,欲追讵能攀。已喜所寄径,幽寻足溪山。仍夸越西部,迥在云林间。屋瓦遍高下,青苍更回环。穿路竹枭枭,鸣沙水潺潺。会有樽酒适,每需庭讼闲。况席鼓琴旧,政行故非艰。岁暮当趋召,驰归复玉班。

非才最忝预高年,分务由来近挂冠。敢造钜贤论轨躅,幸依都府得盘桓。篇章捧和惭风雅,眷待优隆荷岁寒。傥许衰容参盛列,愿凭绘事永传看。

萧然山阁间,此兴何悠哉。子晋不复见,月白空萧台。夜静双瀑喧,遥闻疑雨来。涧壑生清风,襟宇捐纤埃。飞鸣撼半空,暗想飘琼瑰。前观阻步屧,侧耳成徘徊。

禅床初著小山屏,夜久秋凉枕席清。绕鬓飞蚊妨好梦,卧听檐雨入池声。

曾听鹿鸣逢世乱,因披羽服隐衡阳。几多事隔丹霄兴,三十年成两鬓霜。芝朮未甘销勇气,风骚无那激刚肠。中朝旧有知音在,可是悠悠入帝乡。

蜗角名,蝇头利。老天术何巧,以此役斯世。昨日一替死,今日一替生。暗里换人人不悟,门前每日见人行。

夜到茆亭近竹篱,影随寒月下苔墀。吟余未懒萧疎兴,曾写离披一两枝。

时辈似君稀,青春战胜归。名登郄诜第,身著老莱衣。称意人皆羡,还家马若飞。一枝谁不折,棣萼独相辉。

笙镛休乐,茧粟陈姓。乃迎芳俎,以度高明。

悠然东篱把菊,登彼西山采薇。重华去我已久,神农没矣安归。

一别高明去,频为瘴疠侵。连沧公境界,横碧我山林。夜雨思同梦,秋风辱寄音。他年如衣锦,毕世莫分襟。

飒至池馆凉,霭然和晓雾。萧条集新荷,氤氲散高树。闲居兴方澹,默想心已屡。暂出仍湿衣,况君东城住。

企咏公才绿涨醅,我方破器不成罍。词源端并流三峡,薪火何能救一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