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宗(卫仓曹崇简)

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
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

作品评述

《吾宗(卫仓曹崇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对自己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的自豪和坚守。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My ancestral grandson, with the simple and ancient style.
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
Engaged in farming and excavation, discussing peace and harmony, dressed in official robes, but no different from the common people.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
Staying at home, getting up early, worrying about the country, wishing for a prosperous year.
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
Speak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lers and ministers, having a wealth of knowledge from books.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的自豪和坚守。诗人自称是吾宗的老孙子,强调了自己家族的古老和朴素的风格。他以耕凿为生,与世无争,衣冠不分高低,与普通人无异。他在家中常常早起,忧国忧民,希望国家繁荣昌盛。他对君臣关系和经书知识都有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诗词的诗意是展现了作者对自己家族传统的自豪和坚守,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忧愁和期望。诗人以自己为例,表达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持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和思考,展现了一种质朴、朴实的人生态度和家族精神。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明确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家族传统和价值观的自豪和坚守。诗人以自己为例,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愁和期望。整首诗词充满了朴实和深情,表达了作者对家族、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和思考。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前年冲雪过双溪,风帽泥鞯骑吹随。烂醉依前逢锦瑟,好音惟是欠黄鹂。功名未试玉璜玦,离别频倾金屈*。畴昔北征烦吉梦,南征合有梦归时。

东游英溪英,妙寄寒苦诗。里社今有井,谁构亭覆之。想彼异代贤,孤标夺葳蕤。可斋出帝胄,结庐探幽奇。分符庐山阳,归葺园与池。高怀敦薄俗,万象共眇窥。惟怜时不与,舟壑忽夜移。身世付永摈,逸驾沦西驰。我此偶窃稍,荏苒垂三期。两获憩绝境,真与浮世遗。牵裾古木底,洗屐

重阳开燕侍清躬,次第携壶到菊丛。仙手撚花亲泛酒,此时荣遇少人同。

池荷日取败,篱菊日就荣。其于品彙间,自与节气争。盛衰不同时,贤愚难并行。安得松桂心,四时长青青。

欧阳独步,藻蕴横行。

秦楼月。秦娥本是秦宫客。秦宫客梦云风韵,借仙标格。相从无计不如休,如今去也空相忆。空相忆。尊前欢笑,梦中寻觅。

独立精神未有伤,天风吹动太平洋。更来太武上头望,雨湿神州望故乡。

游罢回船泊钓矶,濛濛晴雪扑人衣。春阴亦未全无用,留住杨花一日飞。

东卢山下义门中,弘开讲席招蜀翁。主人择客又择主,童蒙求我我求童。俊杰识时审出处,道义结交全始终。惟应上墓似庞老,便合移家随葛公。

迩英肃肃晓霜清,玉宇时闻槁叶零。风过都城吹广内,万人笑语落中庭。铜鉼洒遍不胜寒,雨点匀圆冻未干。回首曈昽朝日上,槐龙对舞覆衣冠。〈迩英前有双槐甚高,而柯叶拂地,状若龙蛇,讲官进对其下。〉早岁西厢跪直言,起迎天步晚临轩。何知老侍曾孙圣,欲泣龙髯吐复吞。〈辙昔

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一室函沧海,群公半列侯。放怀追许谢,洗耳笑巢由。花暖蜂相趁,泥香燕自求。杖藜穷胜境,染笔记春游。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伯玉文章一世雄,买碑人去更无踪。欲寻水馆风亭处,只在西门折柳东。

药树吟多且握兰,蔼然公议满朝端。西垣罢直苍苔冷,南郡行春绿野宽。蒨旆出过应曜墓,棠阴潜上伏牺坛。乡心休梦峨眉雪,会顾青薄忆史丹。

阡陌躬行谨邵农,平郊快马蹴东风。土膏流润雨初足,花锦喧晴春正中。旗阵折旋知路曲,乐声递响觉山空。长官元是扶犁手,乐与耕夫笑语同。

感会由来属俊贤,谁知出处更相先。蒲且卷弋冥鸿日,荀令开池浴凤年。佚老疏金催具酒,济时商楫正横川。高风盛德俱难状,留与名山信史传。

北祖安禅唯看净。毗邪升座更谈空。须知密勿万机外,常在瑜珈三昧中。

飞卿数阕峤南曲,不许刘郎夸竹枝。四百年来无复继,如今始有此翁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