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

流水断桥边,笙歌拥画船。
日酣花半醉,春困柳三眠。
策杖登云洞,观鱼上玉泉。
凤城归去晚,山锁万重烟。

作品评述

《湖上》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湖水静静流淌在断桥旁,
笙歌声环绕着画船。
阳光照在花朵上,我仿佛醉了一半,
春天的疲倦让柳树沉沉入眠。
我手扶拐杖登上云洞,
观赏鱼儿跃上玉泉。
夕阳映照着凤城,我将归去,但已晚,
山峦环绕,烟雾千重。

这首诗以湖泊为背景,通过描绘湖上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中描绘了湖水静谧流淌,断桥旁的笙歌声和画船的景象,为读者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阳光照在花朵上,使诗人感到仿佛陶醉其中,与春天产生了一种亲近和共鸣。春天的疲倦使得柳树沉睡,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丝宁静和悠然的氛围。

诗人策杖登上云洞,观赏鱼儿跃上玉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同时,云洞和玉泉的描写也给人一种神秘和高远的感觉。

最后,诗人描述了夕阳映照着凤城,意味着他即将离开这片湖水之地,但此时已经是太晚了。山峦环绕,烟雾弥漫,给人以一种难舍难离的情感。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诗人独特的感悟,表达了对湖水和自然景观的喜爱,同时也体现了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离别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一种宁静和思索的感觉。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北风送微寒,徒侣勤远征。忧人席不暖,残月马上明。飘飘岐路间,长见日初生。重嶂晓色浅,疏猿寒啼清。人间多岐路,常恐终身行。回见四方人,车轮无留声。空谷亦堪隐,下田非懒耕。古人有遗训,饱食非亲荣。我生礼义乡,少小见太平。圣贤犹羁旅,况复非其名。

鸿雁分飞接翼难,稻粱谋隔水云寒。千山路远劳魂梦,一纸书来强笑欢。东榻人材惭润玉,西昆诗韵胜芳兰。从今更励男儿操,金铁为心石作肝。

万古阴崖雪,灵根不为枯。瘦于霜鹤胫,奇似黑龙须。拄访谭玄客,持看泼墨图。湖云如有路,兼可到仙都。

东君老去梨花白,绯桃占断春颜色。剩红分付紫荆枝,回首千花尽陈迹。汗青庭外曲池滨,忆昔攒葩绕树深。不解花枝缘底事,也来江上看閒人。

名山知不远,长忆寺门松。昨晚登楼见,前年过夏峰。雨馀云脚树,风外日西钟。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

黄子少年时,风流胜春柳。中年一钵饭,万事寒木朽。室有僧对谈,房无妾持帚。此道人人事,谁令予独不。

曲水池边青草岸,春风林下落花杯。都门此日是寒食,人去看多身独来。

赤泥亭子沙头小,青青丝柳轻阴罩。亭下响流澌,衣波双鹭鹚。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添个浣衣人。红潮较浅深。

勘破浮生且任真,底须苦苦役精神。静观历代千张纸,细数英才几掬尘。朝市只尊黄阁贵,山林谁念素衣贫。如何领取閒风月,赢得襟怀日日春。

土牛门外打春鞭,彩凤堂前庆寿笺。西母东公俱得岁,古稀今有见双全。群仙别演长生籍,大历重开甲子年。更值圜坛鸡赦出,两封花诰一般鲜。

仙梦香魂不久留,满川云雨满宫愁。直须待得荆王死,始向瑶台一处游。

一点冥通未兆前,乾坤虚鉴已昭然。烂银宫里擎尸出,万古传声浪拍天。

高雁空秋兴,寒螀破晓眠。淡烟白似海,野水碧于天。兴废嗟何及,行藏信自然。南人乍骑马,北客半乘船。

几年太学饱诸儒,余伎犹传笋蕨厨。公子彭生红缕肉,将军铁杖白莲肤。芳馨政可资椒实,粗泽何妨比瓠壶。老去齿牙辜大嚼,流涎聊合慰馋奴。

云间皓月。光照银淮来万折。海岱楼中。拂袖雄披楚岸风。醉余清夜。羽扇纶巾人入画。江远淮长。举首宗英醒更狂。

两阵交锋笑似瞋,双眉倒卓眼生筋。溪山云月谁为侣,南北东西绝近邻。

楚国封疆最上流,夹江分命两诸侯。何年南狩牙樯出,六月西来雪浪浮。夏口楼台供夕望,晴川风物待春游。可能频度渔阳曲,不负当年鹦鹉洲。

桃花夹外李当中,三径花开两径红。独绕画檐无个事,自携团扇扑黄蜂。

南岳夫人绿酒春,近来未及玉膏醇。穆生不许聊须强,他日瀛洲是故人。

此生何路出尘埃,犹把中才谒上才。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马前霜叶催归去,枕上边鸿唤觉来。若许登门换鬐鬣,必应辛苦事风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