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望晴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作品评述

农家望晴翻译

曾经听说秦地(今陕西一带)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农家望晴赏析

  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变了风云。一时风声紧,雨意浓。秦地(今陕西一带)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时的农谚。这样的农谚与天气变化有关。“尝闻”二字,写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切。这样,开篇一反绝句平直叙起的常法,入手就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在这个节骨眼上,天气好坏关系到一年收成。一场大雨,将会使很多人家的希望化作泡影。所以诗人恳切地默祷苍天不要下雨。这层意思在诗中没有直说,而用了形象化的语言,赋西风以人格,盼其早早回去,仿佛它操有予夺的权柄似的。“为问西风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时回,这怯生生的一问,表现的心情是焦灼的。

  后二句是从生活中直接选取一个动人的形象来描绘:“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先,这样的人物最能集中体现古代农民的性格:他们默默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饱经磨难与打击,经常挣扎在生死线上,却顽强地生活着,永不绝望。其次,“如鹤立”三字描绘老人“望云开”的姿态极富表现力。“如鹤”的比喻,与白发有关,“鹤立”的姿态给人一种持久、执着的感觉。这一形体姿态,能恰当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最后是“麦场高处”这一背景细节处理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麦场”,对于季节和“农家望晴”的原因是极形象的说明。而“高处”,对于老人“望云开”的迫切心情则更是具体微妙的一个暗示。通过用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力透纸背之感。

  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如同白居易《观刈麦》所描写过的那种劳动情景;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收租院”等等,诗的潜在含义是很深的。由于七言绝句体裁较小,意象必须集中,必须使读者窥斑见豹。此诗不同于《观刈麦》的铺陈抒写手法,只集中写一“望”字,也是“体实施之”的缘故。

  这首诗对农民有同情,但没有同情的话;对农民有歌颂,但也没有歌颂的话。诗人由衷的同情与歌颂尽在不言之中了。

作者介绍

雍裕之雍裕之:唐朝人(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有诗名。工乐府,极有情致。贞元后,数举进士不第,飘零四方。裕之著有诗集一卷, 《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诗词推荐

挥手世閒尘,忘言晋与秦。溪山能住客,风雨始知人。澹澹秋光趣,悠悠野鹤身。相闻愿相见,倦脚走双轮。

忧国忧民

春以花故妍,花好不辱春。漫山烂桃李,由求盖具臣。国艳朝众芳,此花当不名。芳园丽韶景,点检能几根。东风未披拂,万红藏杳冥。过客白眼看,遂与凡木隣。一朝吐华艳,天日为之醺。绿樽有醇酌,及兹托殷勤。君看淮阴市,岂有国元勋。俗情傲未然,花笑当不嗔。

忧国忧民

闲闲麋鹿或相随,一两年来鬓欲衰。琴砚共依春酒瓮,云霞覆著破柴篱。注书不向时流说,种药空令道者知。久带纱巾仍藉草,山中那得见朝仪。

忧国忧民

青春为客晚,白日闭门幽。短榻能供卧,单醪不遣愁。苔衣新雨净,云叶晚阴稠。故国苍山外,长歌独倚楼。

忧国忧民

巡礼诸方遍,无心问世缘。东西南北路,一十二三年。夜色临城月,猿声隔树烟。坐来幽兴在,对景觅诗联。

忧国忧民

孤花忽妩媚,并蒂占春阳。自有双成意。全胜姑射妆。月溪同浴影,雪树共栖香。玉笛频吹处,交飞落野塘。

忧国忧民

梁武慈悲不鼎烹,蒙恩豢养亦虚名。狐狸口腹应潜饱,就死多于日放翁。

忧国忧民

裙曳湘波六幅缣。风流体段总无嫌。歌翻檀口朱樱小,拍弄红牙玉笋纤。腔子里,字儿添。嘲撩风月性多般。忔憎声里金珠进,惊起梁尘落舞帘。

忧国忧民

门户寒江近,篱墙野树深。晚风摇竹影,斜日转山阴。砌觉披秋草,床惊倒古琴。更闻邻舍说,一只鹤来寻。

忧国忧民

旧岁书犹至汉阳,新年梦已隔瞿唐。西人久苦供军费,南士专营出峡装。尘暗三边途尚梗,身游万里鬓应苍。蜀山闻说多仙者,试为余求辟谷方。

忧国忧民

儒冠何事贵松皮,一岁寒来特自奇。发尽著霜相称得,歌酬白雪即非宜。

忧国忧民

春色遽如许,春愁一望赊。帘低宜著燕。柳暗欲藏鸦。鸠妇催疏雨,蜂臣趁落花。只愁清景促,无计驻曦车。

忧国忧民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无赖晓莺惊梦断,起来残酒初醒。映窗丝柳袅烟青。翠帘慵卷,约砌杏花零一自玉郎游冶去,莲凋月惨仪形。暮天微雨洒闲庭。手挪裙带,

忧国忧民

春雨暗重城,讼庭深更寂。终朝人吏少,满院烟云集。湿鸟压花枝,新苔宜砌石。掾曹富文史,清兴对词客。爱尔蕙兰丛,芳香饱时泽。

忧国忧民

池馆闲凝目。有玉人、向晚妖娆,洗妆梳束。雅淡容仪妃子样,羞使胭脂点触,莹冰雪、精神难掬。好是月明微露下,似晚凉、初向清泉浴。好对我,笑羞缩。好风拂面浑无俗。更撩人清与,异香芬馥。惹起新愁无著处,细与端相未足。俏不忍、游蜂飞扑。可惜伊家娇媚态,问天公、底事教

忧国忧民

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谷转斜盘径,川回曲抱原。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侍宴瑶池夕,归途笳吹繁。

忧国忧民

海山千里起风沙,拂拂篮舆细雨斜。云里桂松连岫碧,自酤市酒慰蕉花。

忧国忧民

佳期当可许,托思望云端。鳞影朝犹落,繁阴暮自寒。因风方袅袅,间石已漫漫。隐映看鸿度,霏微觉树攒。凝空多似黛,引素乍如纨。每向愁中览,含毫欲状难。

忧国忧民

三月维扬富风景,暂留佳客与同床。黄昏二十四桥月,白发三千馀丈霜。玉局诗翁贤太守,红莲书记好文章。欲寻何逊旧东阁,落尽梅花空断肠。

忧国忧民

禁火仍风雨,客心愁复凄。阴云花更重,春日水平堤。油壁逢南陌,秋千出绿蹊。寻芳无厌远,自有锦障泥。

忧国忧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