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录别(其十一)》
拼音和注音
yuàn chí qiān lǐ xīn , tuō cǐ shuāng lǐ y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鲤鱼:1.鱼名。身体侧扁,背部苍黑色,腹部黄白色,嘴边有长短须各一对。肉味鲜美。生活在淡水中。2.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鲤鱼”代称书信。3.借指传递书信者。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高楼出浮云,零露缀绮疏。
明月照佳人,清光相有馀。
纷何下涕泪,纤纤结素书。
愿持千里心,托此双鲤鱼。
尊名不可处,白发难久居。
岂如及盛年,驾言归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