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潜师

化工未议苏群槁,先向寒梅一倾倒。
江南无雪春瘴生,为散冰花除热恼。
风清月落无人见,洗妆自趁霜钟早。
惟有飞来双白鹭,玉羽琼林斗清好,吴山道人心似水,眼净尘空无可扫。
故将妙语寄多情,横机欲试东坡老。
东坡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
且撼长条餐落英,忍饥未拟穷呼昊。

作品评述

《再和潜师》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化工未议苏群槁,
先向寒梅一倾倒。
江南无雪春瘴生,
为散冰花除热恼。
风清月落无人见,
洗妆自趁霜钟早。
惟有飞来双白鹭,
玉羽琼林斗清好。
吴山道人心似水,
眼净尘空无可扫。
故将妙语寄多情,
横机欲试东坡老。
东坡习气除未尽,
时复长篇书小草。
且撼长条餐落英,
忍饥未拟穷呼昊。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潜师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化工尚未结束的时候,先倾诉自己的心声给寒梅。描绘了江南无雪的春天中瘴气弥漫,苏轼为了驱散心中的热恼,不禁想起了冰花,希望能够用冰花来解脱内心的烦躁。然而,风清月落之时,却无人能够见证他的情感。于是,他在早霜初露之际,自己洗去了妆容,只有飞来的双白鹭清晰可见,它们的玉羽在琼林中闪烁,形成一幅美好的景象。苏轼将自己比作吴山道人,他的心境如同水一般澄净,眼睛能够洞察尘埃中的虚空,没有可扫除的烦恼。因此,他将自己的多情之意寄托在这些妙语之中,希望能够试探一下东坡老先生的反应。东坡老先生的习气虽然还没有完全消除,但他时常会写一些长篇文章和小草书,显示出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才华。苏轼表示愿意撼动长条来吃掉落英,表明他宁可忍受饥饿,也不愿意放弃追求。他的心境还未到达绝望的地步,他仍然怀抱着希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对潜师的思念为主线,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将寒梅、冰花、风清月落、霜钟、白鹭等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创造出了一幅富有意境和感染力的画面。诗人以吴山道人和东坡老先生作为自己的化身,通过对比展示了自己内心与外界的差异,以及对东坡老先生的敬仰和期望。整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希望的坚守,展示了他的豪情和才情。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结茅闻楚客,卜筑汉江边。日落数归鸟,夜深闻扣舷。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调笑提筐妇,春来蚕几眠。

客散平山堂上後,孰如子骏在扬州。解传鲍照旧辞赋,输尽芜城千古愁。

柳暗知津君送我,江临快阁我辞君。君行过我南山塔,为道长怀日暮云。

满天飞絮罥游丝,釦砌苔钱晦履綦。北渚自应流怨泪,东邻谁敢效颦眉。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几夕空机愁促织,银河休问报章迟。

即物那知身是客,黄花空自委篱东。泪痕已逐西风尽,只有悲秋写未穷。

游从忘朝晡,尊酒轻招呼。笑语恣玩狎,翻覆云雨疏。我友数君子,古心相与娱。每见辄宾敬,衣裳俨而趋。恶石寓规诫,美疢疾佞谀。深山足风雨,零落梅花株。亭亭岩上松,霜姿一何孤。感兹各努力,勿以岁事租。

烟晓雨初晞,亭皋春日辉。相从穷宴赏,一倍惜芳菲。柔草才胜藉,新条恰挂衣。谢公方爱客,日暮不言归。

俱胝一指头,一毛拔九牛。华岳连天碧,黄河彻底流。截却指,急回眸。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

吴兴道人美风度,月下沧浪翘白鹭。昼公诗律尚能传,间有赤乌黄耳句。海角相逢一笑新,怀归不待白苹春。寄声故国群儿辈,潦倒尘埃贺季真。

喧传彩鷁下江干,村北村南稚子看。呼酒咄嗟欣有客,住山寥落幸无官。不惭居士新藤帽,亦醉田家老瓦盆。君爱幽居寻旧好,几来林下共清欢。

月上芙蓉浦,船依杜若洲。岁行人冉冉,川永梦悠悠。天地回青眼,江山养白头。老生如朽木,安识有悲秋。

掌珠一颗儿三岁,鬓雪千茎父六旬。岂料汝先为异物,常忧吾不见成人。悲肠自断非因剑,啼眼加昏不是尘。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

铃斋教令得民和,月色今宵十倍多。节物人家俱插柳,霁华田舍可鞭禾。坐中客醉僛僛舞,陌上花开缓缓歌。老子尚堪牵率在,夜归已有木鱼过。

草草山林职事,厌厌罢相情怀。

夜久高籁息,灯明一室虚。过声寒鹭鹄,落影老楸梧。大泽星河淡,孤城更漏疏。安能久郁郁,兴发付归欤。

天寒华表鹤归迟,隔世令人起远思。偶见漪澜堂上画,犹看《悟澹》卷中诗。

纪节符阳序,承恩出上兰,厨均尧脯膳,优集汉觞欢。紫菊吹花酎,丹萸辟恶丸。秋光浮翠帟,杂蘤珥华冠。宫树遥分柞,林苕且辨兰。神池翻瑞鹄,帝竹隐歌鸾。烟阙云中见,严城斗外看。欲知人意悦。霏雾满归鞍。

全真大道理无穷,妙得至人端的。说破先天玄妙处,默悟其中消息。体物全彰,应机独露,悟了生前毕。虽明此理,工夫最要绵密。低头泄漏天机,不因师指此事如何识。万类三才谁主运,建立乾坤无一。变化无穷,包含不尽,运用无踪迹。虚空打破,光明遍周无极。首案黑漆弩乃白贲、曲

一语回天力,终年困五丁。时方相司马,吾不愧玄龄。递奏逾金石,斯文粲日星。幡然霖雨手,犹带御炉馨。

篱落园秋色,株梢罥晚晖。菊花供麹尽,桐叶饲鱼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