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王雱的《度关山》
拼音和注音
guī lái sān wǔ qí , jīng qí yìng xuě miè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旌旗:(名)泛指各种旗帜:~飘扬。
归来:(动)回来:胜利~|自海外~。
三五:1.十五日。2.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3.谓十五岁。4.指三十年和五百年。5.三皇五帝。6.指三王五霸。7.三辰五星。8.三正五行。9.指三才五常。10.指三所五位11.指三田五脏。12.九宫术谓三生五死。13.指参宿和昴宿。14.晋时征人服兵役,在部分地区实行五丁抽三制,后因称发人征役为“三五”。15.约计的少数。16.谓三令五申。
王雱
王雱(1044-1076年),字元泽,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文学家,道学、佛学学者。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之子。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
原诗
万马度关山,关山三尺雪。
马尽雪亦乾,沙飞石更裂。
归来三五骑,旌旗映雪灭。
不见去时人,空流碛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