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刘敞的《除草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zhōng tíng bù yú mǔ , bǎi cǎo hé huāng w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庭: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2.厅堂正中;厅堂之中。3.庭院;庭院之中。4.指现代高级旅馆中庭院式的大厅。5.中草药“百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百草:泛指各种草类。
荒芜:(形)(田地、园林等)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田园~|~的土地。[近]荒凉。
刘敞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原诗
中庭不踰亩,百草何荒芜。
绿叶间紫茎,薰莸互相渝。
所怜薄筋力,岂爱不埽除。
贤者曾蒿莱,吾徒亦何如。
公侵藩垣出,蔓也自难图。
下床值蛇蟒,依隐行郁纡。
至使蚊蚋多,不堪匝肌肤。
古人遗我言,芳兰戒必锄。
努力蔑小惠,作诗感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