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山五咏 圣灯岩

石室有金丹,山神不知秘。
何必露光芒,夜半惊童稚。

作品评述

《卢山五咏 圣灯岩》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卢山圣灯岩的景致和寓意。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石室有金丹,山神不知秘。
何必露光芒,夜半惊童稚。

中文译文:
在石室中有金丹,山神却不知道它的秘密。
为何要显露光芒,让夜半的孩童惊慌不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卢山圣灯岩的景色和其中蕴含的神秘力量。金丹是道家炼丹术中的重要元素,象征着长生不老、超越凡尘的目标。诗中的石室指的是圣灯岩内部的洞穴,而金丹则象征着隐藏其中的宝贵之物。

苏轼以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了圣灯岩内部的金丹之美。他认为山神并不知道这个秘密,暗示着这种神秘力量超越了凡人的理解。诗中提到金丹不必显露光芒,意味着它的价值不需要被外界所认可。而夜半惊童稚的描绘,强调了金丹的神秘和超凡的特性,以及对人们智慧的考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隐喻的语言,展示了苏轼对金丹的理解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描绘圣灯岩中的金丹,苏轼试图表达人们追求长生不老和超越尘世的渴望。诗中的山神不知秘,突出了金丹的神秘性和超越常人的特质,强调了人们对于这种力量的敬畏和向往。

诗中的反问句"何必露光芒"表达了作者的思考,金丹的价值是否需要被外界所承认和赞美。这种观点可以被视作苏轼对功利主义的反思,他认为真正的价值应当是内在的,而不是依赖于外部的光环和认可。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哲理和寓意,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追求的思考。同时,通过对金丹和山神的描绘,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意境和对自然景观的把握能力。这首诗词是苏轼晚年创作的佳作之一,具有深远的内涵和思想价值。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半生窃禄取禾廛,晚节休官失秫田。伴陆先生游甫里,同陶徵士访斜川。凤池信美其如夺,莺谷虽幽不愿迁。自笑刘墙如许短,谪仙坛未易扳缘。

蝉噪螀啼众窍号,岂知今代有诗豪。谐如帝所闻天乐,壮似胥江看雪涛。险韵森严压皮陆,短章高雅逼韦陶。老夫欲反樊川序,长吉安能仆命骚。

近岁颛门不读书,右文搜拔广该儒。立言不朽非吾任,贪叩玄门隐者庐。

孤村野径不曾锄,恶草从来一寸无。每为游鱼疏港渎,更绿啼鸟植楸梧。闲门犹有僧时到,残产浑无赋未输。浪走人间真误计,暮年犹足补东隅。

口后声名人始贵,真卿笔札次山文。二贤若使生同世,□□口悲不放君。

泗水流急石纂纂,鲤鱼上下红尾短。春冰销散日华满,行舟往来浮桥断。城边鱼市人早行,水烟漠漠多棹声。

江市樵苏早散,山家灯火常昏。纱帽搘筇独立,龛中佛像无言。

水亭新得月,坐对白苹洲。共说一夜话,惜无多日留。手抄诗许借,口诵呪如流。最羡同吟处,对床风雨秋。

宗主人才郭子仪,门多将相蔚相辉。托根小草秋榆宦,食叶长廊春棘闱。报国自怜心事壮,忧时不觉梦魂飞。平生此志非温饱,勋业从公问指归。

年来慵堕畏多愁,怕见群才得意秋。题柱敢期乘驷马,隐鄽端欲舍蜗牛。既成春服柳歌咏,拟赋閒情且罢休。漫道无心关节物,杖藜时为好山留。

即遣娇歌和野禽,更教红袖拂青林。自从谢傅东山后,传得风流直至今。

色辞他日慰凄凉,别去吴山楚水长。蚁国槐安消几梦,鹤归华表恐千霜。安排久餍冷官饮,软语重登君子堂。所惜将迎无暇日,妨人诗律悟濠梁。

倚杖长松底,无风昼自凉。吾庐傍林壑,嘉木耸千章。

晋侯合诸侯于扈,平宋也。于是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十二年六月,归生佐寡君之嫡夷

短行轴了付三铨,休把新衔恼必先。今日便称前进士,好留春色与明年。

久旱雨初足,乐游春正深。喧阗观士女,清旷入山林。佛界云成宝,僧园地布金。方塘探子石,高阁会宾簪。沙水通溪白,松筠逐径阴。纷华从满目,幽寂自虚心。印组端为累,岩扃得暂寻。晚风吹绿野,归骑已駸駸。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岂不苦于雨,江昏水迫城。市民扃暗户,军妇哭空营。萤外无灯影,蛬边有柝声。百忧余一喜,晓望稻畦平。

平生赋性爱观澜,今日登临叠秀山。天锡卦爻分象外,地将圭笏出人间。昭州水绕孤城小,五岭山高众垤难。极目紫宸何处是,碧云深处佩珊珊。

梦觉无两壮子,是非只一东坡。颜渊箪食为乐,启期带索行歌。鲁侯不遇天也,伯寮其如命何。世事如棋新局,人生落叶辞柯。何处觅蓝采和。且服单方妙药,般若波罗蜜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