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

林战飘风霹雳奔,推云拥雾日西昏。
质衣换得行三返,握粟沽来止一尊。
吷吷吹窗灯欲灭,蓬蓬冲屋瓦频翻。
明朝阴雪晴霜冷,不是高人也闭门。

作品评述

诗词:《风寒》
朝代:明代
作者:王跂

风寒,林战飘风霹雳奔,
推云拥雾日西昏。
质衣换得行三返,
握粟沽来止一尊。

吷吷吹窗灯欲灭,
蓬蓬冲屋瓦频翻。
明朝阴雪晴霜冷,
不是高人也闭门。

中文译文:

寒风呼啸,林中战战兢兢地飘荡,
推开云雾,太阳西落昏暗。
为了穿得暖和而往返多次,
只为一杯粟粒来止疲劳。

风声呜咽,吹灭几近熄灭的窗灯,
屋顶上的茅草频繁地翻滚。
明天阴冷的雪和晴朗的霜,
就算不是高人也只能闭门不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风寒》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感受。诗中的“林战飘风霹雳奔”形容寒风呼啸而过,给人一种强烈的寒冷感。作者为了抵御严寒,不得不多次往返,换上厚实的衣物,以保持身体的温暖。

诗中的“握粟沽来止一尊”表达了作者为了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用一杯粟粒来疗愈疲劳和寒冷。这句话中的“止一尊”既有止渴的意思,也有止疲劳的含义。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屋内的景象,风声呜咽,吹灭了即将熄灭的窗灯,屋顶上的茅草频繁地翻滚,显示出寒风的猛烈和寒冷的严峻。

最后两句表达了明天的天气,阴冷的雪和晴朗的霜预示着寒冷的持续,无论是普通人还是高人,都只能选择闭门不出,避免寒冷的侵袭。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感情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严寒的感受和对温暖的渴望。同时也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严酷,反映了社会的困苦和艰难。诗中的寒冷形象和对人生现实的思考,让人感受到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无奈。

诗词推荐

禅门来往翠微间,万里千峰在剡山。何时共到天台里,身与浮云处处闲。

陶子经丘又寻壑,庞公上塚亦携家。可怜春事今年早,落尽桃花落杏花。

武节遵时训,神镳御素秋。天风扫阊阖,星气射旄头。士肃先庚令,民欢载路讴。雷车翻蔺石,蝱矢裂熊侯。旍首疏千队,金声勒万驺。较能观树槊,超力赏亭楼。爽氯生威武,皇欢入宴羞。垂绅参注靺,凯乐间鸣球。云梦谁夸猎,岐阳枉议蒐。

静忆溪边宅,知君许谢公。晓霜凝耒耜,初日照梧桐。涧鼠喧藤蔓,山禽窜石丛。白云当岭雨,黄叶绕阶风。野果垂桥上,高泉落水中。欢荣来自间,羸贱赏曾同。月满珠藏海,天晴鹤在笼。馀阴如可寄,愿得隐墙东。

风西起。又老尽篱花,寒轻香细。漫题红叶,句里意谁会。长天不恨江南远,苦恨无书寄。最相思,盘橘千枚,脍鲈十尾。鸿雁阻归计。算愁满离肠,十分岂止。倦倚阑干,顾影在天际。凌烟图画青山约,总是浮生事。判从今,买取朝醒夕醉。

绝塞多为窟,秦时所筑城。因怜吾马渴,教饮彼泉清。霜雪卢龙塞,风烟骠骑营。远从贰师垒,瞥过武安坑。心警投鞭虏,身先荷杵兵。宁为伏波死,不作李陵生。

借得孤鹤骑,高近金乌飞。掬河洗老貌,照月生光辉。天中鹤路直,天尽鹤一息。归来不骑鹤,身自有羽翼。若人无仙骨,芝朮徒烦食。

碕岸隳萦带,微风起细涟。绿阴三月后,倒影乱峰前。吹浪游鳞小,黏苔碎石圆。会将腰下组,换取钓鱼船。

千家事胜游,景物可忘忧。水国楼台晚,春郊烟雨收。鹧鸪啼竹树,杜若媚汀洲。永巷歌声远,王孙会莫愁。

草脚愁苏,花心梦醒,鞭香拂散牛土。旧歌空忆珠帘,彩笔倦题绣户。黏鸡贴燕,想立断、东风来处。暗惹起、一掬相思,乱若翠盘红缕。今夜觅、梦池秀句。明日动、探花芳绪。寄声沽酒人家,预约俊,游伴侣。怜它梅柳,乍忍俊、天街酥雨。待过了一月灯期,日日醉扶归去。

落魄江湖十二年,布衫阔袖裹风烟。如今各样新装束,典却清狂卖却颠。

周郎佳少年,定堪在一战。勉哉志士心,分阴疾如电。

大艑高帆一百尺,新声促柱十三弦。扬州市里商人女,来占江西明月天。

学佛回心又学仙,两头扪摸不能专。大都错路生迷惑,便见迷途易变迁。得事只烹身上药,痴心莫望火中莲。但能求已兼求命,休说三千与大千。

尝闻天女贵,家即帝宫连。亭插宜春果,山冲太液泉。桥低乌鹊夜,台起凤凰年。故事犹如此,新图更可怜。紫岩妆阁透,青嶂妓楼悬。峰夺香炉巧,池偷明镜圆。梅花寒待雪,桂叶晚留烟。兴尽方投辖,金声还复传。

说似桃花寺,逢人举旧题。山门循古磴,阁槛枕清溪。三老催人去,孤筇得暂携。龟峰仍不远,触热未能跻。

芙蓉城下六月秋,最好雁湖湖上游。周遭一机云锦烂,并与老仙供唱酬。

山灵喜我马蹄声,正用此时秋雨晴。日淡风斜江上路,芦花也似柳花轻。

平生仰东坡,苏程契尤熟。两家流庆深,云外世高躅。於今凤池贵,方判卞氏玉。何止试典刑,一想岷峨绿。

先生醉後即高歌,千古英雄奈我何?花底一壶天所破,不曾饮尽不曾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