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野赴官郑州

尽室寄东里,一官辞上都。
只应乘小驷,宁肯蹑双凫。
秋雨生陂水,高风落庙梧。
梅山为余访,还有旧家无。

作品评述

《张子野赴官郑州》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张子野离开家乡,前往郑州就任官职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尽室寄东里,
一官辞上都。
只应乘小驷,
宁肯蹑双凫。

中文译文:
离开家中,寄居于东里,
辞别京城的官职。
宁愿乘坐小马车,
也不愿乘坐双凫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张子野离开家乡,辞别官职,前往郑州的情景。他选择了乘坐小马车而不是船只,表达了他对平凡、朴素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宁愿选择较为艰辛的方式,也不愿过于奢华,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张子野离开家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中的"尽室寄东里"表达了离别之情,"一官辞上都"则表明了他辞去官职的决心。"只应乘小驷,宁肯蹑双凫"这两句表达了他宁愿选择朴素的交通方式,不愿过于奢华的态度。"秋雨生陂水,高风落庙梧"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增添了诗词的意境。最后两句"梅山为余访,还有旧家无"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回归家园的期盼。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朴素生活和淡泊名利的追求,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回归家园的渴望。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八年藩翰似侨居,只此谁知报玉除。旧将已成三仆射,老身犹是六尚书。时丁厚讟终无咎,道致中兴尚有馀。为问春风谁是主,空催弱柳拟何如。

闻君屡醉赏红英,落尽残花酒未醒。嗟我落花无分看,莫嫌狼藉扫中庭。

窈窕岩阿松桂繁,沙田数亩傍仙源。开尊白石依汀鹭,捣药清斋引洞猿。花外小车邻客至,架中纷帙野僮翻。南楼月上村墟静,醉倚孤琴无一言。

粒粟悬悬左角钟,几年镇压梵王宫。要知八万四千所,元在寻常一念中。佛现紫金归胜地,僧夸乌石坠虚空。毫光起处无人见,明月堂前玉几东。

岁久中台鹄领垂,牢盆罢计拥藩麾。新加绶艾天香袭,密对帘须禁刻移。青舸信潮随早暮,赤轓灵雨遍公私。树犹如此成前感,重荫当年蔽芾枝。

脱吾头上巾,星星复种种。聊欲对可人,洗此尘事冗。归受一大钱,知渠笑刘宠。且当浇渴心,长江岌翻动。办君诸方脚,拟寻小有洞。黄帽与青鞋,甘作五湖梦。鸿飞强冥冥,姑以白眼送。儿辈无足论,急流未为勇。

先帝弓剑远,永怀侍芳茵。今朝汉社稷,为话涕沾巾。

秧把束西畦,东畦翠罽齐。甘心鹤俯啄,不用马行泥。井井塍千曲,泱泱水半犁。黄云它日事,欢喜舞龉齯。

杜门十日疾,因得观妄身。勿云千金躯,今视如埃尘。平生老赤脚,每见生怒嗔。挥汗煮我药,见此愧其勤。

蛙浮成出字,雨点作圆纹。荷叶多於草,炊烟远似云。水清鱼可数,村近鸭成群。何日营茅屋,来兹避世纷。

洞口春红飞蔌蔌,仙子含愁眉黛绿。阮郎何事不归来,嫩烧金,慵篆玉,流水桃花空断续。

名昨能移人,智者为之愚。历观古英雄,鲜或全其躯。幸逃世网牵,园绮真吾徒。勿令千载下,叹惜斯人无。

未得还乡泪欲珠,一书封了又踌躇。家人会得征夫电,门外西风即是书。

索再三终不可见。虽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异时,独夜操琴,愁弄忄妻恻。张窃听之,求之,则不复鼓矣。以是愈惑之。张生俄以文谓及期,又当西去。当去之夕,崔恭貌怡声,徐谓张曰:始乱之,今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始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没身之誓,有

香雾氤氲结彩山。蓬莱顶上驾头还。绣鞯狨坐三千骑,玉带金鱼四十班。风细细,佩珊珊。一天和气转春寒。千门万户笙萧里,十二楼台月上栏。

锦绣谷中人,相思入梦频。寄言无别事,琢句似终身。书卷须求旨,须根易得银。斯言如不惑,千里亦相亲。

从辞凤阁掌丝纶,便向青云领贡宾。再辟文场无枉路,两开金榜绝冤人。眼看龙化门前水,手放莺飞谷口春。明日定归台席去,鶺鴒原上共陶钧。

二纪便番冒主恩,归来荣感两惊魂。昌辰尽见群龙出,急景俱随骇驷奔。史册褒贤空汗竹,山丘馀泣已陈根。此身不减灵光殿,遗老班中岿独存。

古来丞尚涉文书,近世何曾识吏胥。不对溪山种桃李,官居真复似僧居。

江花可醉草堪眠,细想人间底处便。客散樽空欲归去,此身还披月留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