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岭下

知有岩前万树桃,未逢摇落思空劳。
年年盛发无人见,三十六溪春水高。

作品评述

千秋岭下,唐代赵嘏所作的这首诗词,描述的是一个岭下的景色。

中文译文:
在千秋的山下,
有万树桃花在岩前盛开,
尽管它们还未经历风雨摇落,
但已让人思虑空劳。
这壮丽的景色每年都在绽放,
却没有人能够欣赏到,
三十六溪的春水也湍急澎湃。

诗意和赏析:
《千秋岭下》通过描绘山下的桃花,表现了自然的壮美和独立于人类的生命力。桃花虽然尚未经历风霜的洗礼,但它们仍然在岩前盛开,展现出生机和美丽。作者用“思虑空劳”一句表达了人们的思考和劳苦往往是虚无缥缈的,与桃花的生无可恋相比,更显得渺小无力。每年桃花都盛开,而无人能够欣赏到它们的美丽,这无疑是人们错过了一场美景,也暗示了人们对自然美的忽视和疏远。最后,作者提到了“三十六溪”的春水,形容其湍急澎湃,也继续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以山下的桃花为主线,通过描绘桃花的美丽和人们对其的忽视,给人以深思和反思的空间。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动态,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整体上,这首诗词美丽而深邃,启迪人们对自然美的重视和珍惜。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会昌二年,登进士弟。大中间,仕至渭南尉卒,嘏为诗赡美,多兴味,杜牧尝爱其“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吟叹不已,人因目为赵倚楼。有《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二卷,今合编为二卷。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武宗会昌中登郑言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已洁心源超世表,却缘诗句有时名。初闻行业如耆宿,及见容颜是后生。

针锋头上透天关,著意忘怀两不堪。直下早逾千万劫,即今成佛未同参。

潇洒枯藤老屦,行行只复行行。泥路野人屐迹,石桥流水琴声。

大破六宗,单传一心。游梁历魏,罕遇知音。少室九年空面壁,谁向同霜夜月沉沉。

水际风生爽拂裾,比邻自集不劳呼。昏鸦杳杳飞初定,远树离离望欲无。新竹出林时解箨,小荷翻露已成珠。桥东一径苍苔滑,归舍还须稚子扶。

多年不蹋阳明路,今日重来院院行。好在千秋冯观主,修廊一见眼偏明。

远水望不极,断云低复连。青山秋树屋,野渡夕阳船。幽思沧洲上,归心白雁前。异乡非隐地,聊欲寄林泉。

天门街里倒天枢,火急先须卸火珠。计合一条丝线挽,何劳两县索人夫。

东城少僧寺,赖此堪寄迹。独往路不迂,尝来意还适。暖风逗莺花,宿雨滋燕麦。不有高闲徒,凭谁话今昔。

风前整顿紫荷巾,常向罗浮保养神。石磴倚天行带月,铁桥通海入无尘。龙蛇出洞闲邀雨,犀象眠花不避人。最爱葛洪寻药处,露苗烟蕊满山春。

微雨护日晓阴阴,春去余芳尚可寻。诗倚醉豪连卷写,酒逢勍敌百分斟。山光左右双屏画,雨脚峥嵘万羽林。沙路晚晴归马疾,一梳新月上烟岑。

百末布兰,我酒伊旨。酌以匏爵,洽我百礼。帝居青阳,顾予嘉阳。右我天子,宜君宜王。

翠缕争垂柳,红酥旋点花。林中都未有,疑是旧年华。

朝宴华堂暮未休,几人偏得谢公留。风传鼓角霜侵戟,云卷笙歌月上楼。宾馆尽开徐稚榻,客帆空恋李膺舟。谩夸书剑无知己,水远山长步步愁。

弟兄于汝倍关情,此日临歧感慨生。磊落丈夫谁好剑?牢骚男子尔能兵。才堪逐电三驱捷,身上飞鹏一羽轻。行矣乡邦重努力,莫耽疏懒堕时名。

伟哉广大寂灭心,譬如虚空不分别。拟心求净即染污,况复比伦诸佛土。又如梦中所见物,所见是有不可取。如是通达无有疑,净心之义炳然现。是义现矣难测量,超诸色相离言说。过去未来现在世,佛及菩萨与声闻。一切含识有情类,平等於义如实了。善哉奇特过量人,只以此阁演是义。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清风流至今,修好

吴中霜雪晚,初冬正佳时。丹枫未辞林,黄菊犹残枝。鸣雁过长空,纤鳞泳清池。气和未重裘,临水照须眉。悠然据石坐,亦复出门嬉。野老荷鉏至,一笑成幽期。

琼散残枝。点窗款款,度竹迟迟。欲诉芳情,曲中曾听,画里重披。春移别树相期,渐老去、何须苦悲。人日酣春,脸霞清晓,复记当时。当年风致,勉强续貂,以贻好事。丹邱柯九思书於云客阁,至正元年冬十有一月日南至也。以上四首和词并见郁氏书画跋记卷一。

卿月升金掌,老气横九州。前辈复谁纪,吾道长悠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