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

拽杖出烟霞,红尘去路赊。
淡金垂柳线,寒玉点梅花。
触目分群象,当机裂万差。
岂不见太原孚上座,楼头吹画角,丧尽泼生涯。
活与深深掘窖埋。

作品评述

《偈颂一百零二首》是宋代释宗临大师释绍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拽杖出烟霞,红尘去路赊。
拽着手中的拐杖,穿越烟云和霞光,
离开了喧嚣的尘世,走上一条无拘无束的道路。

淡金垂柳线,寒玉点梅花。
轻淡的金色垂柳丝,冰冷的玉点着梅花。
这些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宁静。

触目分群象,当机裂万差。
眼前的景象千差万别,万象分为不同的群体。
当机立断,分辨、划分万象之间的差异。

岂不见太原孚上座,楼头吹画角,丧尽泼生涯。
岂不见太原孚上座,站在高楼之上吹奏画角,
放弃了世俗的生活,将一切抛诸脑后。

活与深深掘窖埋。
活着却深深地掘开坟墓,埋葬了自己的欲望和执著。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行为,表达了释绍昙对世俗烦恼的超越和追求内心自由的意境。他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超脱尘世的画面,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宁静,从而与人类的纷扰形成鲜明的对比。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和人的对比,呈现出释绍昙追求超越尘世的心境和修行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东风留得轻寒住。百五闹蝶母蜂父。好花枝半出墙头,几点清明微雨。绣弯弯湿罗鞋,绮陌踏青回去。约明朝后日重来,靠浅紫深红暖处。

一盂兼一锡,只此度流沙。野性虽为客,禅心即是家。寺披云峤雪,路入晓天霞。自说游诸国,回应岁月赊。

昨夜青皇驾趣旋,星榆散漫晚风颠。一春无著供陶写,满砚尘埃费洗前。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亲戚多离散,三年独在城。贫居深稳卧,晚学爱闲名。小弟有书至,异乡无地行。悲欢相并起,何处说心情。

何处南山许傍边,茫茫欲问亦无天。输渠托命长镵者,犹有桑麻杜曲田。

润屋惟纯俭,居然法度循。松楸先垄下,风月旧湖滨。子妇皆知孝,孙曾亦可人。浦江如可赎,真欲百其身。

千般万类不相逢,天地尊卑岂易穷。海岳高深随日转,神仙聚乐隐尘中。鲜求免得知贪少,多事闲忙总是空。几个心贤平坦荡,十洲三岛自从容。

有厖眉、扶杖岘山来,举觞寿南山。首天怜赤子,相逢钧播,久望毡还。幸际君王神武,上宰是甘盘。少运风霆手,整顿何难。好个霜天时候,听雁门新雁,眺远凭阑。想经纶心上,一点炳如丹。抚舆图、真儒事了,把勋庸、留在鼎彝看。八千岁,四明洞府,一佛人间。

青草池边绿树枝,晴空白日飏游丝。湘帘半卷飞花入,正是午风吹客时。

仁寿宫中穞谷生,太湖苍石草间横。与衰换世身犹在,南北従人事已轻。累石作台秋藓上,凿汧通水细渠清。三年此亦非公有,空使他年记姓名。

西云沈日脚,命仆驾我车。我车已在庭,有客方诣庐。谈笑不觉夕,鸡黍且烦渠。重约勿以怪,但当摘园蔬。

度暑无好怀,凭危略幽致。衣冠蔚如林,从我才一二。兹山昔深登,岁月谁得记。尚有名胜流,不与金石悴。孰知千载後,我与子复至。烟昏倏见灯,洪发恐无地。领略章句手,割据英雄志。兴坏容一瞬,今昔当几喟。围山缺西北,放目不可制。归怀纳清境,夜榻成良寐。零落壁间诗,岂特

兵火东南暗,随人泣路歧。有家千里外,多病一身危。寒气生残夜,西风凋敝衣。休论啼带血,双鬓几茎丝。

身行宦路固多虞,梦到清都厌积苏。欲返初心观易老,懒开辨口学岩吾。有怀拟作西征赋,无策堪陈北伐图。才具如公宜颍脱,不应空谷老唐衢。

更起粉墙高百尺,莫令墙外俗人看。

元夕牌灯大字题,高悬彩架果然奇。鳌山山下人来往,只听笙歌不看诗。

等闲饶舌话金襴,便与当头倒刹竿。从此天伦转无义,冷光犹自逼人寒。

传来铁钵盛猫饭,摩衲袈裟入墨盆。祖翁活计都坏了,不知将底付儿孙。

朔雪胡沙试此身,青罗便面紫狐巾。拥盘代北随飞雁,顿足江东有卧麟。欺酒壶冰将送腊,照溪梅萼定先春。汉家五饵今方验,更愧当年叹息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