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獐

苍獐引黄麑,双耳谁惊立。
高原想新霁,町疃见行迹。

作品评述

《引子獐》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苍獐引黄麑,
双耳谁惊立。
高原想新霁,
町疃见行迹。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中的獐和麑(一种野生鹿)为题材,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描写獐和麑的形象和行为,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和恢弘壮美,同时也传递了人们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感和对自然奥秘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准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通过对苍獐(成年雄鹿)和黄麑(一种小型鹿)的描写,展示了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由和安详。第一句“苍獐引黄麑”,形象地描述了苍獐引领着黄麑的情景,暗示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和谐共处。第二句“双耳谁惊立”,通过表达双耳不受惊扰的静谧状态,强调了动物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周围事物的警觉。接下来的两句“高原想新霁,町疃见行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变幻莫测、美丽多姿的景色的向往。高原想要天空重新放晴,町疃则指田野旁边的小路,见行迹则是看到了动物的足迹,这些都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自然景色的期待。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抒发情感,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唤起了读者对于自然界的关注和对于生命的思考,传递了一种平和与宁静的意境,同时也启发人们反思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珍惜。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灯火千门竞是日,出户黄昏云抹漆。夜光乘暗何处投,冷淡行人怅如失。明朝风清天动色,云阴初若龟兆坼。须臾白盘升天东,相如归来更全璧。

麝香眠后露檀匀,绣在罗衣色未真。斜倚细丛如有恨,冷摇疏朵欲生春。阶前红药推词客,篱下黄花重古人。今日含毫与题品,可怜殊不愧清新。

青毡本属吾家,日用何曾欠阙。要识里许清规,除是君子可八。

不会当时作天地,刚有多般愚与智。到头还用真宰心,何如上下皆清气。大道冥冥不知处,那堪顿得羲和辔。义不义兮仁不仁,拟学长生更容易。负心为炉复为火,缘木求鱼应且止。君不见烧金炼石古帝王,鬼火荧荧白杨里。君不见道傍废井生古木,本是骄奢贵人屋。几度美人照影来,素绠

日将旦、阴曀潜消。天宇扇祥飚。边陲静谧,夜熄鸣刁。文教普旁昭。兴太学、多士舒翘。奉宗祧。新庙榜宸毫。配侑享於郊。慈宁万寿,四海仰东朝。男女正,中壶至桃夭。年屡稔,漕舟衔尾夥,高廪接楹饶。庙堂自有、擎天一柱,功比汉庭萧。多少群工同德,俊乂旁招。吉祥诸福集,燮

百丈牵船上御河,客中送子奈愁何。柁楼晚饭鲂鱼美,细雨微风水不波。

两扇荆扉数掩篱,幽人浴罢得娱嬉。南临大泽风来远,东限连山月出迟。沙上无泥藤屦健,水边弄影葛巾欹。径归却就东窗卧,要及蝉声未歇时。

二千年前,灵山付嘱品。二千年后,吴地流通分。

圆冠思得多于鲫,刻木惟宜少似彪。

扁舟兴尽县城休去,五岭以南皆洞庭。

词人工为文,瀑瀑如飞泉。辩士说利害,焰焰火始然。浮华不经实,胡取三百廛。吾生信拙尔,道胜还诸天。

十年沧海惯骑{左马右京},秋入垂虹豁眼明。云气蓬莱底难到,洞天林屋没多程。渔歌三唱客愁破,雁字一行秋影横。他日若能追鲁望,钓车鱼具送馀生。

洪河滔滔,撼野摧山。砥柱中立,独当狂澜。敌势焰焰,动植俱残。公俯视之,若萤燐然。知无不为,独殿中原。方事北讨,将以身先。赤羽若日,朱旗绛天。二贼巧沮,行或止还。虽配备二贼,奚足偿焉。夺之遽矣,中外悲叹。

客星谪下桐江湄,傲睨烟雨何年归。空遗清气满林壑,草木不受春风肥。我来维舟奠椒醑,薜荔祠荒泣山鬼。乱峰欲雪江气严,老蜃吹云日色死。白水真水御绛衣。勋臣四七攀鳞飞。冥鸿遐举不可致,天地浩荡容渔矶。季年熏貂成党狱,阿瞒朵鼎终瑟缩。东都节义何为高,七尺之台一竿竹。

漠漠江皋,迢迢驿路,天教为春传信。万木丛边,百花头上,不管雪飞风紧。寻交访旧,惟翠竹、寒松相认。不意牵丝动兴,何心衬妆添晕。孤标最甘冷落,不许蝶亲蜂近。直自从来洁白,个中清韵。尽做重闻塞管,也何害、香销粉痕尽。待到和羹,才明底蕴。

先生种柳懒低头,肮脏门前也可羞。莫向东风弄霜雪,且随风势衮成毬。

又过雁门北,不胜南客悲。三边上岩见,双泪望乡垂。暮角云中戍,残阳天际旗。更看飞白羽,胡马在封陲。

古寺高楼暮倚阑,野云不散白漫漫。好山遮尽君无恨,且作沧溟万里看。

春色匆匆,三分过、二分光景。吾老矣,坡轮西下,可堪弄影。曲水流觞时节好,茂林修竹池台永。望前村、绿柳荫茅檐,云封岭。蜂蝶闹,烟花整。百年梦,如俄顷。这回头陈迹,漫劳深省。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尽三觥、歌罢酒来时,风吹醒。

昔在禹馀天,还依太上家。忝以掌仙录,去来乘烟霞。暂下宛利城,渺然思金华。自此非久住,云上登香车。适向人间世,时复济苍生。度人初行满,辅国亦功成。但念清微乐,谁忻下界荣。门人好住此,翛然云上征。退仙时此地,去俗久为荣。今日登云天,归真游上清。泥丸空示世,腾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